关于如何确立“观点思维”,《深度说服》一书中指出 “不带观点的思考,都是无效思考”。
所谓的观点思维,就是在想问题的时候,能意识到你此时需要更进一步,找到能帮助你做出选择的观点,而不是困守在问题的原始层面,纠结不前。
01.观点思维:消灭无效思考
当我们能够产生出许多观点,意味着有效思考、做出决策的能力;能评估观点的品质,意味着你可以对他人的言论做出分析和判断;能找到新观点,意味着你在面对问题时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当我们在思考“爱情和面包哪个更重要”这件事情的时候,之所以很难得出答案,是因为这两个选项本身足够平衡,就好像是一座天平的两端,当砝码都一样重的时候,自然分不出高下。
这个选择之所以如此艰难,这天平的两方之所以是平衡的,不就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爱情的伟大,也知道物质基础的重要,但是难以进行取舍吗?任何单方面的夸耀,就像是反复强调“我这边的砝码很重呀,你们要重视”,可问题是,对面的砝码也很重呀!
要在天平两端做出取舍,你就必须打破它原有的平衡。靠什么呢?
两样东西:1.资讯2.观点。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是不可能通过研究来获得确定答案的。比如我们基本很难想象“某种人生一定更幸福”这种事情可以被证明出来。更别说是“忠孝不两全”“电车难题”“效率与公平”这种横亘多年的思想困境了。
02观点,就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从人生的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庄子·知北游》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苦短,万贯财、千钟粟都如过眼云烟,最终值得珍惜的其实是那倏忽而至的缘分,和我们每一刻的体验。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爱情的美好更值得我们追寻呢?哪怕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可能会使得这段感情不长久,但毕竟“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不是吗?所以,带着“人生苦短”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天平两端就不再平衡。你分明看到承载爱情的那一端更重——因为物质会消亡,但真爱却能达至瞬间的永恒。
从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元稹的诗里写“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人类本质上仍然是被激素控制的动物,不饱暖何以思“情”欲?即使一开始是真爱,潦倒琐碎的生活也会使原本相爱的两个人渐渐觉得对方面目可憎吧?毕竟,精神终究对抗不了物质。于是,怀着“物质决定精神”的理念来分析这个问题,天平的两端也不再平衡,象征物质的面包那一端明显沉了下去。
——因为精神虚无缥缈,情情爱爱失去了物质的保障也不再闪光。“因为人生苦短,所以爱情至上。”“因为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没有面包的爱情只是空中楼阁。”
懂得“观点”这回事,未必能帮助你一定得到正确的答案,但至少会让你远离那些毫无意义的答案。
常见的两种形态的观点——标准和定义。
(1)标准:每一个决定之下的底层逻辑
标准:就是你拿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准绳。它隐藏在身边任何人的任何一句有意义的话里。
当父母逼我们做某些事或是禁止我们做某些事的时候,真正引起我们反抗的很可能未必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父母背后潜在的判断标准:只要爸爸认为是好的,就一定是对你好的;只要妈妈不允许你做的,你就一定不能做。
在思考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你暂时没有头绪,可以试着用这个思维工具来辅助你的大脑:我正在用什么标准看待这个问题?我还能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的选择?我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我要做什么决定?
(2) 定义:语言游戏的起点和终点
佛教著名的嘲讽:当好人没意思——你看,唐僧这种好人要历经八十一难才能成佛,无恶不作的坏人却只需要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
当你对事物有不同的定义,你对它就会有不同的观感和期待,你心里对一个问题里某一概念的不同定义,也会使你在潜移默化中使用不同的判断标准,来看待这个问题。
所有的观点,背后都有潜藏的标准;而所有标准的形成,都离不开我们对某些事物、某些概念的定义。迄今为止,人类的大部分分歧,都源自对于同一件事物的不同定义。
针对定义的思考,是一切观点不为人知的起点,也是一切说服力求到达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