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很久才睡,因为想到了自己已经毕业一年,在想,如果重新过大学,我该如何过,以何种姿态开始,每一步该怎么走,我的动力来源于哪里,我的目标在哪里。想了很多。思绪太活跃,半夜三点多于是开始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想,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以后不在IT行工作,是因为自己本身对IT不感兴趣,并且不想加班;自己想搞生信,确实是出于自己兴趣所在,并不是在逃避什么。现在已经研究生生活一年,别人的研究生生活很沉重,很严凑,我老板确实是放养政策,只要达到毕业要求即可。这也是最低要求。自动上了研究生后,可能是考研期间用力过猛,我总在告诉自己,做了自己该做的就好,不需要那么拼命。
可是回过头来一想,在老板的放养政策下,什么是自己该做的呢。这个,在不同的人看来有很大的出入。之前,我就觉得看论文,学习一下人家的方法,学习平时用到的技术,周末开组会给老板有交代,周末调整自己的状态休息一天不去教研室。这看似很充实的描述,在我现在看来充了满满的水。看论文看几篇?学习人家的方法是学到何种地步?平时用到的技术列出的清单有哪些?这些统统都是一些非常笼统的对自己的要求。
现在每天的生活大概如下:早上9:00-11:30,下午2:30-5:30,晚上6:30-10:30,晚上回到宿舍,洗漱完,还要在床上追剧2-3小时。(普遍现象)
上了研究生以后,我确实厌倦了之前有规律的生活,之前很重的输赢心,之前对自己心狠的自己,我也承认,我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人,大学期间,除了我舍友,对于其他朋友,我只在学习上跟他们有交流的兴趣,日常生活不是去实验室,就是憋在图书馆看书,要么就是看纪录片,写东西。可以说真的很无聊。上了研究生后,我男朋友是一个内心丰富善良但外在看起来很笨拙的人,我受他的影响很大。一个星期过去,每到一个周末,我们便会出去适当的放松,看看电影,吃吃饭,去猫咖跟小猫玩一会儿。
这个周末,他家里出了点事情,周六突然回家了。我自己度过一个周末。我才发现,原来我从来都没有变化,我还是原来那个自己,对生活无感,休闲时光只是用看书,写东西,看纪录片,去咖啡厅来打发。但是,他突然的消失,让我昨天确实不知所措,真真的感到了自己的无聊。
与此同时,我还有另外一种,隐隐地愧疚感,可能也不算愧疚感。研究生刚开学,我的亲师兄师姐都是**学院的,没有计算机系的。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气质真的是不太一样,我跟师兄师姐在一起就会觉得比较轻松,比较开心。然而跟计算机同学在一起,心里总是会想,怎么做才能更高效,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更智慧。相比之下,我更愿意跟**的师兄师姐在一起玩耍。
之前的日子太过热闹,突然有一个机会让我独处,很多种感觉汇集在一起。我总是在想做自己该做的,就足够了,那么该做的明确定义是什么呢?跟师兄师姐在一起跟轻松,但是师兄师姐追求的就是我想要的么?自己总是在想当然。然而没有这些经历,我就不会更了解自己,以及也不会认识到之前被我抛弃的东西是真的不值得还是说我对那没有足够的认识。
我想,自己还年轻,还有活力,还能拼,是一种福气吧。(发自内心的,并不是为了激励自己故意灌自己的鸡汤)
虽然,我不像我的同学找IT的工作,我也不像我的师兄师姐没有计算机的基础。自己有计算机的基础,要搞生信,而且自己对它感兴趣,我认为这最初就是一手好牌,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当下,打好这手牌。
如果真正想做事情就拿出自己做事情的样子,该有头脑的时候不要有情绪;
TODO:
1. 列一下近期要学习的清单
2. 每天对自己的时间做规划,不要让自己的时间随波逐流
3. 每天看书(把逛淘宝的时间和看剧的时间空出来,要真心并勇敢的做自己,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不要因为自己跟大家习惯可能不太一样就放弃做自己)
4. 复习之前自己读过的几本书,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像第一次阅读一样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