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计划通过舒老师的“四有文章”理论,来设计我的写作基因。以下的书有的读过,有的还未读:
1、有趣
这个类似段子手在做的事,我比较在行,我生在互联网消费主义时代,看着动画片、玩着游戏长大,只需要延续现在的媒体使用习惯,就可以培养“有趣”。
具体的资源:
阴阳师游戏 微博 B站 暴走大事件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等等
2、有用
我的长期目标是写短篇小说,那短期目标就是写微信公众号文章吧,随便赚一些打赏的小钱,够玩游戏就满足了。我比较感兴趣的干货类别为:
吃喝玩乐生活艺术:梁实秋《人间有味是清欢》汪曾祺《五味》《随遇而安》台湾杂志《小日子》《时尚芭莎》《米娜》《GQ》《没有动力的时候,一个人发发呆也好1&2》《远方的鼓声》《上海秘境》《文化苦旅》《知日》
设计:《设计中的设计》《设计与死》《无印良品》《设计的觉醒》《为什么设计》《大国志》《赖声川的创意学》《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心理:《少有人走的路》《当下的力量》《最好的告别》《圣经》
新闻:bbc the guardian 澎湃新闻
奇幻:梦枕貘《阴阳师》《科幻世界》《三体》《哈利波特》《指环王》
3、有料
有料来自真实见闻。暂且列一些我认为对情感描写细腻的、适合我性格的书。
《厨房》《阿根廷婆婆》《哀愁的预感》《雏菊人生》《鸫》《挪威的森林》《我是猫》《紫阳花日记》《冰菓》《解忧杂货店》
4、有力(文字方面)
“有力”是我最欠缺的。从小的应试教育麻痹了我对文字之美的感受。也许在国外的几年,让我对汉语充满饥渴,于是回国后突然对母语的艺术感兴趣了。这个条目的书籍,目前涉猎的实在不多,会随着课程而增加,比如需要增加一些中国古代文学。
《传奇》《红楼梦》《天龙八部》《汪曾祺作品精选》
没接到什么设计排版的活儿时,我就到游戏里随便玩玩。时间穿越到架空的平安时代,早花月之初,太阴刚爬上山头,我走到平安京都城外,沿着土御门大路向北,到西洞院大路向东走1080像素,便来到阴阳师安倍晴明的宅邸。家中没有看门人,门却自动打开。
进了晴明的庭院,一边是大唐建筑式样的咒术亭,一边是我们平常庇荫休憩的樱花树。咒术亭内不点灯,只用法阵的鬼火照明,我喜欢这种幽蓝的光。一近樱花树,就闻到樱花恬淡的味道,混合着空气中细小的水滴,我喜欢这种味道。我喜欢和晴明、神乐一起,围坐在咒术亭榻榻米之上的召唤法阵周围。施展召唤法术之前,我照例要画一张阴阳五行咒符,我喜欢画咒符。咒符画好后,我们就大声地唱起咒语来,我喜欢跟大家一起施法,喜欢这种像歌声一样抑扬顿挫的,带着言灵术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