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通常父母问小孩将来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回答:科学家、工程师、老师、医生、主持人.....等传统职业。
我现在问你,你要做什么工作,你脑子想的还是这些,对不起,你正在和时代越走越远。
1
父母总会对孩子有一个愿景,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跟你强调,聊天的时候总会提起,甚至有的父母会直接帮你规划好未来的道路。
也许他们的规划在当时是没问题的,但随着你年龄的增大,时代亦在前进。当你大学毕业的时候,外界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想起一个段子,你读大学时,本科毕业就能去高校当老师,你毕业时,就得要硕士了,等你硕士读完,门槛就是博士了。
如果你的父母能够与时俱进,那他们给你传输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但更多的父母,是跟不上时代的。
特别是一辈子都呆在体制内的家长,他们过得很安逸悠闲,外界无论发生什么,都影响不到他们分毫。
经济危机了?又怎么样,我不但不会丢工作,连工资都不会少一分。
除了家长,还有部分与社会脱节的大学老师。有的大学老师可能在社会上开公司,接私活等等,这部分多多请教。相应的,有另一部分只是教书,过着悠闲的生活,他自己都没有找过工作,还要指导你找工作。
他们过得安逸,没有焦虑,就缺乏思考,缺乏对社会变化的洞察力,抱着传统的观念,在日积月累的影响你。
当你毕业了,也抱着类似的想法,眼睛只盯着传统行业时,你正与新的机会,擦肩而过。
2
去年七月,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美团点评、智联招聘共同发布《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报告认为,新职业名单范围不断扩大,生活服务业成新职业摇篮;同时生活服务领域的新职业也已成为就业蓄水池,新职业被从业者认为“行业发展快、前景好”。

主播、电竞选手、电竞顾问、汉服造型师、STEM创客指导师、密室剧本设计师、民宿房东...等等,都是新经济形势下诞生的新职业。
比如主播,放在几年前,你告诉你妈打游戏也能当作一个职业,她得大耳刮子抽你,当然放到现在她也有可能抽你。但目前无论是直播行业还是电竞行业都发展得相当好。甚至我国已经有23所高校开设了电竞相关的专业。
同样的,汉服造型师,你听说过吗?随着如《长安十二时辰》、《花木兰》等影视作品的火爆,我们会在网上看见复原的角色造型,包括服饰、发型、妆容等,这些造型的创作者正是"汉服造型师"。
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催生出新的业态。
这些新职业产生的逻辑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些行业欣欣向荣?因为有大量的人有这样的需求,有需求就有机会,新的需求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红利。
假如你9年前开始玩微博,5年前开始玩直播,3年前开始玩短视频,说不定你的第一桶金已经有了。现在再进入门槛已经很高了,要去跟大号抢流量,没有几把刷子可不行。
所以相应的,我们选择职业的逻辑是什么?
就是瞄准社会需求,如果还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点,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选择什么职业,不在于你学什么专业,而取决于你在哪个方面是“专家”,能够满足别人的需求。
我一高中同学,会计专业,大学毕业去做了瑜伽老师。因为热爱,外加她四年的练习已经让她具备了教授瑜伽的能力,直接转行,现在每天开开心心去上班。
当然,如果你热爱你的专业,你正是你所学专业的专家,或者你有信心成为专家,那这也满足上述条件,这正是你的完美职业。
但恰恰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那又有何妨呢?谁的青春不迷茫?你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试错,去修正。
反而是那些在纠结中不敢尝试的人,像我上篇文章说的,沿着一条路走了十几年,已经走了很远,结果发现这条路上并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从头再来吧,之前的辛苦付出白费了,而且还有可能倒在半路上。接着走下去吧,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这样的人很多,只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用成熟的心理状态,压抑和消解了这些情绪,最终和一个不满意的自己握手言和。
但其实,我们何必非要走到这一步呢?
3
你把这些东西给你妈说,什么新职业,汉服造型师。你妈可能会说:“不就是给别人配衣服的吗,这算什么工作,不如去考公务员。”在他们的认知里,可能只有开篇那些“正常”职业才叫工作。
新事物总是让人觉得不靠谱的,人们本能地不信任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事物。但历史的齿轮在转动,当它向我们碾压过来的时候,无处可逃。迟钝的人被齿轮碾过之后,他觉得一切如旧,太阳照常升起,殊不知,新的格局已经形成。
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归来,市场经济开始起步,无数的机会摆在了年轻人的面前,掀起了下海创业的热潮。你察觉到了吗?你察觉到了你信吗?你信了你做吗?你不做就只能拿着死工资,被市场经济下的通货膨胀追着屁股跑。
我妈曾经跟我说:“仔细想来,我跟你爸错过了很多机会。还有你姥姥姥爷,我们家可是当初的万元户,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万元户噢,跟不上时代,不会投资理财,你看现在,每个月拿四千的退休工资,除了存在银行不断贬值的存款,什么资产也没有。”
如今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近一个世纪的变化,比前面两千年加起来还要大。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不只是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它将之前一模一样的群体,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相信并愿意追寻的人,他们成为下个时代的新贵;另一部分是迟钝且冷嘲热讽的人,他们因落后而被淘汰。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就是这样不断重演,只不过换了一种演绎方式。
4
所以,不要再纠结学文还是学理,大学选什么专业,将来是否要从事自己专业的工作。抬头看看天,看看世界,有哪些需求正在诞生,你的特长能否与大众的需求相结合。选好一条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走下去,能走多远走多远。
其次,就是抓紧时间,没有什么来日方长,必须行动起来,不要说不会,不要说没准备好,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边走边悟。若等你万事俱备,时代早已走了更远。
以上。
我是伍先森,我们下期见。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叫我伍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