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能力还不错,尤其是搭上了公司这辆快车,加上我本身的第一性原理是反脆弱,所以不论成长速度还是能力水平比同龄人都高出不少。
不过,最近聊了好几家创业公司,突然发现很多HRD、CMO已经是95后了,回过头来我才发现,很多和我平级的leader也已经大我5,6岁了,但我的满足感还停留在和那些仍留在基层的同龄人相比。
其实到底有哪些隐含假设导致了我会满足于和同龄人相比呢?
1、从校园到职场的切换
小学6年,初高中6年,本科硕士6年,让我们早已习惯和同龄人相比,但步入社会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样是25岁,可能有人完全是零经验的职场小白,有的人可能已经工作了4年快5年了。
应试教育18年,其实会让人潜意识认为年龄大的人会的多,年龄大的经验丰富,就好像不会去拿小学三年的学生不会去和高三的学生比较一样。这种默认的隐含假设是社会的固有认知,也自然而然是我们的固有认知。
但职场完全不同,一切以结果说话,一切以创造价值为核心,谁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解决问题拿到结果,谁就有更大的机会升职加薪。所以,从校园到职场,我们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心态却没转变过来,这是造成还在和同龄人比较的最大原因之一。
2、职场只看竞争力,年龄只是一个维度
早先的时候我有个搭档,妹子人长得漂亮,情商也高,北大本科的双学位加上英国第一商科的硕士,做事利索而且还比我小几岁,我时常会拿她作为正面案例告诉新招的小朋友,要趁自己还有年龄优势的时候的好好把握机会。
当我们满足于比同龄人强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都是比我大一两轮的,或者小一两轮但更优秀的。职场竞争就是这样的,年纪小有年纪小的优势,经验丰富有经验丰富的优势,不会有人因为你现在年纪小就等你,也不会因为你年纪大而不和你竞争。
有时候也感慨,互联网公司35岁以上的基层不是没有,但确实是少,把握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他还是优势的时候好好发挥,不要陷入比同龄人强的假象当中。
写在最后:
我相信社会越来越趋从于认知,也希望有一天能发现我现在认知到的一切都是错的,不希望你全盘接纳我的观点,但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挑战日更100天:23/100
PS: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笑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