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也需要被关注

        上一周,九年级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周末,我接到了学生的一个电话:

        “王老师,您好!我是小贾,我感觉考试时好多题目都一知半解,答得不完整,这一次肯定考得不好。”孩子的声音有些颤抖,她接着说:“我想请您帮我补补,课间也行,自习也行,不知道您方便吗?”

        “好呀,只要你有不懂的问题就随时找我,我帮你。”我急忙答应着,害怕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等下周成绩出来后,我们再对照试卷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吧。”

        听到我答应了她的请求,孩子连连道谢,之后挂断了电话。

        其实,这个孩子的学习非常优秀,不可能出现她说的那种情况,即使有个别问题,也绝对没有大范围补习的必要。当我正在纳闷的时候,一则手机短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上学期的一天下午,我收到一条信息,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王老师,你好!我是你们班小贾的妈妈,我想和你交流一个事儿,希望你不要介意。孩子说她很喜欢学习数学,可老师似乎不喜欢她,课堂上不喜欢叫她回答问题,课间也不喜欢找她谈话......”,记得我当时只是搪塞了几句:“小贾很聪明,学习很认真,成绩也很突出......”。

        现在看来,我以前的确忽视了这个孩子,致使孩子在学校的情感需求留下了空白。

        实际上,像小贾这样的学生,他(她)们在老师心目中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好学生。他(她)们成绩优秀、行为规范、从不给老师添麻烦,正是这一系列的闪光点,他(她)们才常常被老师们忽视。想想自己:课堂上特意照顾的是那些“学困生”,课后经常谈心的是那些“问题学生”,好像很少主动找过那些“好学生”,很少关注过他(她)们。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作业中错了很多题目,爸爸觉得奇怪,便责问孩子。孩子告诉爸爸,他是故意做错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才能被老师关心。是呀,哪一个学生不渴望被老师爱、被老师关注呢?

        对于好学生,不能因其“品学兼优”而被忽视,他(她)们也需要被关注。我们老师要关注其喜怒哀乐、言行举止、情感态度,我们要像他(她)们关注我们一样去关注他(她)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