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星星*01

——摘自

情绪的名字叫做:厌恶                     

厌恶的产生

厌恶这种情绪,在我们婴儿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厌恶的起源之一是比较,所以说厌恶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分辨,对我们来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所以,厌恶对我们来说不一定是负面的情绪。

其实,任何情绪都不应该简单地划分为正面和负面,因为正面的情绪也有负面的作用,而负面的情绪也有正面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说明厌恶这种情绪,我还是以我自己为例,举个例子来说明这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对我来说,常见的厌恶体验是这样的:

我很讨厌别人改变我的意愿。

例如,假设我现在有一系列已经确认好的日程安排,但是突然有个人跳出来对我说:“不行,你不能去……你应该去……”,这就会让我感到很厌恶。

如果按照前文所述,厌恶这种情绪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的话,那么,而对我来说,之所以非常反感他人改变我的意愿,与我从小被家庭和学校强行规定一些事物有关。

所有试图改变我的行为,都会被我自动化地归类为这是在改变我的意愿。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经验,厌恶跟每个人的个体经验有关,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呈现。

因为我曾经有过这种被改变被强制的经验,所以我很厌恶这种被改变被强制的事情。

所以,每个人体验到的厌恶都不同,都与曾经的个体经验有关。

以上这个例子,是我分享我自己体验到的厌恶。至少,我自己还能体验到这种情绪。

但是,悲哀的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的真实感受都被压抑下去了,他们看起来很乖很听话,甚至乖得连一点点厌恶情绪都没有了。

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只能说明他们的自我感受度非常低。

当然,物极必反,一个人的情绪过度激烈,也很难让人接受。


所以,厌恶有它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没有厌恶能力的话,要么是他完全的压抑了自己的感受,要么就是他过于的自我没有办法觉察到别人的感受。

只要这个人是一个平衡的人,那么这个人能够通过厌恶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从而进一步厌恶一些事情一些人。

对这种人来说,会在感觉不安全的同时,可以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

如前所述,厌恶的根源,它来自于个人经验,来自于比较以及保护自己的安全感。

正因为厌恶起源于比较,所以没有比较就没有厌恶,这就像因为有香的存在才有臭的存在,如果只有臭的存在就无所谓香还是臭。

所以,在很多时候,厌恶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分辨好坏和是否安全。

从这种本质层面来说,正因为比较是厌恶的根源,所以比较也是一个人出轨的起因。

因为一个人出轨,他一定是拿自己的伴侣和他人做比较,因为他会对自己现有伴侣的一些方面感到厌恶。

所以,就像比较是厌恶的根源,所以导致出轨。

其实,所有的亲密关系中的行为都受到比较的影响。

例如,有些男人他们真心厌恶的经历,他们一开始看到个女生感觉挺好看,很擅长穿衣打扮,但是接触下来以后感觉人太假了,各种言行不一,甚至到了一开口就感觉很差劲的地步。

当然,这种假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女生担心自己呈现了内在的真实情况后会让对方厌恶,所以要先伪装起来;另一种则是有些女生就是故意来骗人的,所以要戴上面具更好地行骗。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只要比较一下真实的人,这些假人都会让人感到厌恶。

所以,我一向倡导在亲密关系中,需要建立一致性。

所谓一致性,最简单的表现就是你想的、你说的以及你做的是一致的。这种内外一致,就要求人必须是真实的。

我一向倡导这样的人生观,因为当你是一个假的人的时候,你就会让别人厌恶,同时自己也会厌恶自己。

爱情的本质是连接,是心和心的连接。只有构建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真实和真实的连接,而后才有可能有爱情的产生。

如果我们都处于假人的状态中,是根本不会产生爱情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没有心和心的真实连接。

再进一步,不仅在爱情之中,所有的亲密关系之中都是如此。

例如,在原生家庭当中,当父母对孩子产生比较的时候,那个被比下去的小孩心里就会很难受,他会很讨厌这个事情。

他的内心活动是:“我相信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是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感觉自己没有被看见。”所以说,做为人,不管是大是小,我们都渴望彼此被看见,彼此是真实的存在,彼此能够心和心连接在一起。

以上谈论到的比较,是人与人的比较。其实比较还有很多维度,例如很多人还会用过去和现在比较,所以会感到彼此厌倦了,甚至有些淡淡的厌恶。

可能,两个人刚刚在一起的时候感觉还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很多矛盾,这时候如果他们没有学习过如何经营关系、如何管理冲突以及如何表达,关系只能走向破裂。

当然,当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很多人一开始是试图弥补的,但是随着伤害越来越深,最终到了有一天耗光了所有的精力,彼此都会感到很疲惫,而后开始厌恶这种疲惫感,结果就不得不结束。

因为当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在付出,而且彼此还都看不见对方的时候,关系就会越来越差,必然导致最后分开。

这种看起来似乎是双方都精疲力尽,但实际上也是彼此厌恶的个案,其实数量非常多。

这种关系的杀手就是厌恶,是基于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而产生的厌恶。因为没有掌握爱的能力,这些人除了哀叹为何不能只如初见以外,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无能为力。

所以,综上所述来看,厌恶是一种重要的情绪。它源于比较,让我们能够分别好坏。

厌恶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顺着前面的内容往下分享,谈一谈厌恶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作用。

第一:觉察

厌恶可以让我们觉察到一些问题。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感到很疲惫,同时对这种疲惫感到厌恶的话,这是一个重要的觉察,我们需要在这时候觉察到自己被他人所消耗。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段关系还想走下去,需要我们重新为这段关系注入能量。

这就像一辆电动车,开到电都被耗光的尽头,如果还不给车充电,那么这段关系就结束了。

但是如果你非常及时地觉察到了这种消耗,能够继续给关系充电,那么这段关系就可以继续下去。

其实有很多女生是这样的被消耗的状态,她们总是在关系中持续坚持忍受,但是当她忍受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当她的忍受到达了她很厌恶的时候,她的决定就很决绝了。

而男女在这种情景下表现常常不一样,有些男生非常厌恶的时候是采取“你不要烦我”的方式,而女生则是在到达了她无法忍受的极限的时候,会采取彻底离开的方式。

所以,厌恶的积极作用之一,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同时可以做出及时的弥补。

第二:分辨

厌恶可以帮助我们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举个例子,当我很讨厌一个人来干涉我的生活、改变我的意愿的时候,我就分辨出来,对我来说尊重是好的。我真正需要的,是尊重我的人。

那么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不想让别人厌恶,就要学习如何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当然,关于厌恶的体验是个体化的,与个体经验有关。

再举个例子,有的人厌恶的是不公平。那当别人无法公平对待他的时候,他都会拒绝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

这种不公平的本质,其实也是不尊重别人。

总而言之,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厌恶去分辨清楚,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什么不是。

而对于一些自我存在感很低的人,也就是没有厌恶能力的人,就无法辨别自己的需要了。

他们经常会困惑于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对自己好的。所以常常保持觉察与分辨,是对自己好的起点。

如何应对厌恶?

以上我们分析完了厌恶是什么,起源于哪里,然后又分享了厌恶常常被人忽视的两个正能量的作用。

最后,关于如何应对厌恶,我想分两个方面来谈:

一个是如何应对自己对自己的厌恶,另一个是如何应对别人对自己的厌恶。

关于前者,也就是当你对自己产生了厌恶情绪之时,需要学会觉察这个状况究竟是什么。

如果这个状况,是正在消耗你的亲密关系,那就可以对此进行及时地修复。让关系得以经营和持续。

但如果你分辨出来,这不是你想要的关系,那就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而在表达的时候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个是过于压抑自己无法做出表达,另一个则是自我过大有点忘乎所以,而不论是哪种状况其实都不好。

所以,当自己产生厌恶情绪的时候,及时地觉察与分辨是好的,然后正确地表达出来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后者,也就是如何不让别人厌恶自己,那就是保持对别人的尊重。

尊重每一个人,也学会去理解每一个人,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别人所厌恶。

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司年会聚餐的时候,坐一桌的有一个部门刚来的实习生,暂时叫她小H,小H很细心也很活泼,不断的给各位部门老大们倒水、...
    垂钓的刺客阅读 12,812评论 105 761
  • 远在厦门的知名微商客服小妹评论了我的朋友圈,当时关注只是好想得到抽奖送出的一本书,没有想到成就了两个月后的被...
    小哥真丑阅读 220评论 0 1
  • 这个月助理全勤,这个月有多少天,她在公司工作多少天。 我比她少一天,多一个无眠之夜。 和父母电话,生活如此艰难,好...
    Shakuntala阅读 301评论 0 0
  • 有人回答说这只能是大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工程师才能拿到。也许是的,小公司或者非互联网企业拿两万的不太可能是码农了,应...
    灰色程序阅读 41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