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从小是一个爱哭的女孩儿。村里人都说这样一个爱哭的孩子是没有福气的,将来谁敢娶回家哦。但是全家人都宠着她,她依然是小伙伴心里最幸福的那个。
但是,好景不长,女孩儿的妈妈生病了,得了精神分裂症。一向温柔的妈妈无故的发火摔东西。而且整夜整夜都无法入睡,像个受到惊吓的孩子,时不时尖叫着哭泣。
妈妈有一次又在半夜里尖叫摔东西,小女孩儿回想起曾经在妈妈怀里听故事的场景,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女孩儿找出一本破旧的《民间故事》,试着给妈妈读起来,妈妈先是莫名其妙地看着女儿,皱着眉头呆呆地听了一会儿,然后她坐下来,睁大眼睛,侧着头专心地听。女孩儿试着扶妈妈躺下,妈妈没有拒绝,在女孩儿颤抖的声音里,妈妈竟然安静地睡着了。
那一晚,女孩儿欣喜若狂,因为看到了希望。可是很快家里的书读完了,妈妈从不听重复的故事,这能眼睁睁看着妈妈继续发病。没有办法,女孩儿只能到处打听谁家有书,不惜一切代价,不惧任何刁难的借书,复述,记忆,将给妈妈听。很快,村里的书也借完了。女孩儿就硬着头皮自己编故事给妈妈听。
小女孩儿因为这些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输出,文笔越来越好。在妈妈生病的那些日子里,养成的酷爱读书的习惯,那段独特的生活,培养出了女孩儿超常的记忆力、出色的口才和文采,以及对待周围人的爱心和耐心。这让女孩儿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赢得许多肝胆相照的朋友,成为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