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中英文双语版智库报告《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报告向世界展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运用的发展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即在现代化道路中厚植人文底色,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报告称这一发展新范式正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
当前,我国即将迈入“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全面恢复经济的关键之年。为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需重点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而“人文经济学”的明确提出,正呼应时代所需,反映人民所呼,是现代化建设的钥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2005年8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形容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2006年10月3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的《“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就提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人文经济学以及关于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文经济学就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合的新发展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文理念搭建融合平台,以人文内涵赋能内生动力,以人文精神护航高质量发展,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有中国特色、时代内涵的人文视角可以更好透视中国经济奇迹密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精神主动、历史主动、发展主动,也将为解答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