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大众普遍重视智商、情商,但当今社会的脆弱性,各种不确定性,催生各种焦虑,因此智商情商高,如果逆商低,很可能会酿成惨剧。
What:逆境来源于三个层面:社会、职业、个人——舆论对成功的狭窄定义,不完备的社会体系带来的压力,造成了社会逆境;工作环境动荡、人工智能、同事间竞争、客户不满,组成职场逆境;家庭负担加重、自己身体每况日下、中间危机焦急脆弱,造成了个人逆境。
挽救危机中的四个岔道:攀登者变成扎营者;科技万能论打鸡血;无助-无望循环。
How:
逆商的三大理论支柱:认知心理学——习得性无助,拴住大象的小木桩;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需要格外注意,要让他认识到逆境是暂时的,能够战胜的。健康新论——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脑科学——改变是可以瞬间实现的,顿悟。此处我更觉得是心智模式的改变。
逆商的四个维度:
掌控感:身处逆境,你是觉得无能为力,还是感觉自己能够掌控哪怕一部分。比如现在公司业绩不好,有的同事会说,公司大佬们的事,他们都不行,我们小兵能干嘛?我则认为从我培训的角度,可以做哪些微小改变。哪怕最终失败了,我依然可以“昂着头走出公司大门(取自《共好》)”
担当力:高逆商者更愿意承担困境所产生的后果,这种担当力促使他们采取行动。他们会想,即使失败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影响度:“这个逆境对我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逆商低的人会把一件很小的挫败事件扩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当初第一次当主持人,特别失败,后来告诉自己,一、没有谁记得你,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二、忘了这件事。这件事没有对我有什么心理阴影,我觉得我的逆境商还可以,因为很会自我沟通。
持续性:就像项羽,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这就比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差太远了。
工具:首先明确,人们心境瞬息万变,一个人不是永远的登山者或扎营者,所以需要不断惊醒。
一、觉察: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
这是任何一个心理学里面的通识,就像非暴力沟通里觉察情绪,难点是让那个瞬间停下来,不要继续去给自己消极的观念灌输。比如用夸张的方式说:啊哦,逆境!这个也适用于我平时觉察到自己的愤怒来临时,我也可以这样,或者像加内特,用塑胶手环狠狠崩自己一下,用以提醒觉察和暂停自我攻击。
二、探究:我的担当有哪些
过分自责和推卸责任都无法增加我们的掌控感,当我们接受适当的责备(他人或自己),决定从自己的行为中吸取教训,并对一部分结果承担起责任时,就能够有掌控感,并促使自己行动。
三、分析:审视、质疑、摆脱逆境反应中的消积部分
有什么证据表明我无法掌控?
有什么证据表明逆境一定会影响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什么证据表明逆境必然会持续很长时间?
四、行动:做点事情
用漏斗法从清单转向采取某个行动。
在上述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停止思想灾难化”,即把小逆境扩大化,成为受害者心态。为什么是我,凭什么是我,我怎么这么倒霉……可以借助分心法和重塑法达到“止念”。
分心法:
拍桌子喊停;
转移注意力;
用橡胶手环;
运动。
我有一次和儿子发脾气,我立即走出屋子,远离环境,然后在院子里跑了两圈,情绪好了后,怕儿子情绪不好,给儿子买了酸奶,回家一看,儿子也已经调整好情绪,在看书,我俩在短短时间内调整好情绪,完成既定计划,如果我当时不及时停止,任由情绪发泄,肯定需要更久时间回复我俩关系,之前的计划也会受影响。
重塑法:将事件灾难化是自我放纵,我就破罐破摔了,你的眼中只有自己,重塑法可以让你的视角变得平衡广阔,让你能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
重新关注目标,提醒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了什么目标才遇到这个难题。就像上文,我的目标是让儿子完成既定任务,如果我一味放纵自己的坏脾气,让双方愤怒,肯定会远离完成任务这个目标。
渺小化:让自己置身于宏大环境下,看海,看星空,登山远眺,都会让人意识到芸芸众生,皆有烦恼,你不是独一无二在品尝痛苦,生而为人,值得珍惜,即使暂时有所烦恼,那也是证明,此刻我还是活生生的生命,我的病痛,告诉我,我现在的身体还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哪里不舒服,这些都是值得珍惜和感恩。
帮助他人:一个妈妈,在车祸中丧女,她从绝望、报复中走出,选择谅解,选择让更多人不要酒驾,挽救更多家庭不要经受她这样的逆境。而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
如何帮助他人提高逆商(想教育子女的可借鉴)
1、提问,而非说教
这件事谁能为你负责呢?谁能够改变这一切呢?
2、每个人心中既有攀登者也有扎营者
每个攀登者心中都住着一个扎营者,这是我们对于安定、舒适、稳妥、平静的内心渴望,这是个动态平衡,无法一劳永逸,所以对于个人和组织,努力让自己和他人跳出舒适圈。
反之,每个扎营者心中也都住着一个攀登者每个人生来就有促使自己攀登上升的核心驱动力。我非常赞同和欣赏这句话,也为人有这种品德而感到自豪。组织及个人当面对困境时,相信人人都有自己救赎自己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