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同志族群中的一员,一段时间以后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恐怕已经由自我认同与接纳转换为对于整体社群氛围的失望。这种失望根源于社群本身的道德失范,即其失德性,似乎与我们日常接触的交往道德规则情境大不相同,尤其于同志社交软件上体会的尤为明显。
看一看社交软件上的个人简介,无外乎分为三类,要么是傲娇而又带有戾气的“xx滚粗”、“xx勿扰”、“带照聊”,要么是欲望爆棚的“喜xx”、“找个1”、抑或是在等着一个真心的人的寂寞而又心气高傲的文艺达人。而真正试着去了解交往又总是囿于“看看你”这个问题。
其根本原因则是在于软件社交世界的匿名性。个人在软件上的存在其实是符号化的,高度隔绝于内在实体的,存在的只有一个网名与只言片语的零散信息,因而大家其实并不是以“社会人”的身份投入日常社交,而是以商品使用者与交易者的身份进行欲望化的情感交易者(dealer)。所以现实中的道德规制原则、人际交往规则制约,因而堕于原始原始欲望的表达与摄取之中。所以我想思考一下这究竟是怎样的社交情境,以及应该怎样办。我发现这样的社交生态存在以下几个关键效应:
1. out of 20%效应——大多数人都是失意者
软件上的人沦为了商品化、符号化的属性,祛除了内在属性,成了一场脸孔之间的“打扑克”竞争。每个人心里都装着20%的颜值,但是又往往是他人心中的另80%,这便造成了共同沉沦。在浮躁的氛围里,大家都为了种种的理由在寻找,但又找不到,实际在软件上面活跃着的总是同一批人,算是一种网络形态的“公用地悲剧”。
究其本质,还在于软件用户的“dealer”属性,他们是意图明确,交易意识明显,但又保持高度戒备的“假人”。感情的深层次魅力源于性格层面,至少包括声音、语言表达、气场共鸣等方面的因素,但是这在软件社交生态中往往是被遮蔽而无法传输、无法被了解的,能够传达深层次信息的信任货币也与软件这种交往渠道南辕北辙,所以沦为了共同的失意。
2.符号化的人——是角色,而非个体
在软件的世界里,人不作为独立个体和精神载体而存在,而是转变为具有物质功用的符号,大家都在拿“符号”进行交往。脸孔是最表层的符号,1/0也是通用的认同符号,人们的交流借由符号进行商品交易谈判式的试探与资源互换,在此之外的个性化属性被弱化,彼此关系的建立呈现“角色扮演化”特质。
在这种情感模式下,个人属性被嵌入到美景、美食、美人为核心的物欲系统之中,欠缺了交往所需要的容忍与长情,传统感情的系统模式在这一境域中也虚化了。人文之美、感情之德性等柔性部分被祛魅,颜值货币、角色货币取代了信用货币与情感货币在关系建构中扮演主角,却与长情、真情发生的基本精神相背离,这样的文化情境下生发出来的往往是虚浮之情、玻璃之情。
3.庸人社会——只是娱乐功用的一环
互联网使得人人皆可发声,强化了参与感与互动感,但是也陷入“常人社会”乃至于“庸人社会”,人格魅力消解了,思想世界不见了,互动与情感的勾连也不见了,而剩下的只有脸孔、肉体与庸常的消费和享乐。对象不再关联着深刻的爱情,而是执行与手机游戏、电影、抖音软件等大众休闲娱乐方式同等的娱乐功能,与其他几者构成平行关系,是娱乐世界的承载物之一,是繁重社会生活的逃离性享用。
这其中体现的也是整个商业社会营造出“感官刺激世界”的幻灭性。商业受众宁可品尝大快朵颐的烤肉串,也无心享用精心烹制的精准菜品。资本的推手更是在流量绩效哲学的指引下将平台引向媚俗之路。所谓媚俗,即是迎合主流大众的基本欲求,强化感官愉悦与情绪满足,注重表层效用,处于工具理性炽盛而价值理性缺失的“无明”中。甚至以重视感官的舆论氛围使得重视长线与内在交往的观点沦为异类而不得伸张,形成了沉默的螺旋。
4.注意力分配不均等——无人喝彩的心灵荒原
社交软件所体现的恋爱世界秩序扩大了外在势能不同的人之间的“阶级差别”,让top 20%的人享受到福利,尤其是乐于表达的,能引发更多的关注。而众多“中下层”的芸芸众生,却缺少这样的资本去获得注意力。并且受制于同志的身份关系敏感性,又限制了以大量的发照片为基础的自媒体运作行为,只能在羞涩与内闭中徘徊,表达成为了一道难题。
族群内部的话语分布很集中,一面是盛大的喧嚣,一面是静静的凝视;一面是聒噪,一面是罕言;表达之于一部分人是自由,但在另一部分人那里却成了功课。《浮夸》的歌词某种意义上道出了社交生态上的“生存之道”。
有人问我 我就会讲 但是无人来 我期待到无奈有话要讲得不到装载
人潮内愈文静愈变得不受理睬 自己要搅出意外
5. 原子化效应——得不到的生命回响
关于爱情,看过太多的艺术化的描摹,其中最为令人心折的是“爱情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回应”,但是现实中缺少这样的土壤,无论是从恋爱的缘起到经过,大概率遇见的依旧是凡俗。庸常群像的另一方面,却是彼此的难以互联互通,现实社会的纷繁与信息供给的极大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资讯涉猎与知识范围都高度不一,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粘合与共鸣成为奢望,个人成为了游离于种群之外的原子。
所以,既然无所依凭、无以信任、没有牵连,交往的发生便以佛洛依德所言的人是只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生物本能——本我作为动力系统,在无思、孤立之中服从于浅表欲望。这也是消费社会的一般逻辑:快乐就好,顺流而下就好,不要想太多。
路在何方
总之,我们都疲于奔命,却寻回不到指引我们向前的意义。我们劝解别人“现实就是这样啊,所以要接受啊”,却少了一丝改变现实的勇气。同志交往圈是个失德世界,但是呼吁道德建设又无济于事。真正高标准高尺度的道德,即所谓“君子哲学”欠缺执行力和激励机制,社会“拜物教”的内在驱动运转模式也和君子之道存在内在矛盾性,在软件化交往的平台生态之中很难再孕育出德性的回归与物化人格的摆脱。
因而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重建哈贝马斯所提倡的公共性,寻找到有秩序、有归属感的集体氛围,在集体的互动中超越简单的脸孔哲学而上升至共鸣哲学。但是这种公共性的建构也是矛盾重重,往往话语主导风向又会回归到那个对“性事”异常关切的需求群落之中。“自由的表达”与“可控的引导”之间亦容易进退失据。总之,希望能够有更多人,无论是处于道德目的还是商业目的,能够有一些使命担当,想方设法地优化些方式,共同构建一些面向真爱目的的交往平台。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叠埋心水(降低心火),甚至冷漠以待,在这样的生态里主动、追求都是没意义的,大家都只是商业交往关系,所以别太认真、随缘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