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间中,众生如云。但岁月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批与众不同的人类,他们光芒万丈,他们引领时代的步伐,他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被冠以无数神幻的故事,他们是我们可望不可即的天才。而《创造》则用真实 的数据告诉我们,创造是人的本能,他们并非天才。他们只是比我们多了一份勇气自信与果敢罢了。
文章开篇,作者以具体的事例给我们做了一次思想的大清洗——创造并非如神话般玄妙,牛顿也并非仅因一个苹果砸中而瞬间创造出了牛顿定律。创造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叫“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思想,人类创造的只是创造本身。
创造只是一个结果,一个由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而生成的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创造并不具有魔法,那些伟人也并不是完全的与众不同,只是他们恰恰处在了质变的临界点。他们是数代前人智慧的汇总,创造是单体的思维产物,但同时 ,它同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果没有前人探索出来的经验理论支撑,就不可能有更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但我们往往被个人崇拜的神话故事所蒙蔽了双眼,认为那只是上帝对单体的特殊眷顾,在那耀眼的光环下忽视了创造的过程所凝结的努力和韧性。创造是人生来的本能思维,因为我们的需要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未知和困难,面对欲望与障碍,我们需要克服障碍,才能获得所想。而这个克服的过程就是思考与实践的过程,最终的成果就是创造这一产物。创造既是动词,也是一名词。
阅读至此,我们会心生质疑。若说人皆有创造之能,那为何我不是发明家,为何我就创造不了任何东西。作者根本就是在糊弄读者!此时,作者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答案——我们败在了神话的影响,我们输给了内心的懒惰。
工作是创新的灵魂,但工作就是起早贪黑,工作就是对享乐的舍弃,工作是枯燥的重复,工作是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却不能放弃的任务。正是因为揭开创造的神秘面纱后,剩下的是单调和苦闷。于是,我们本能地拒绝它,拒绝需要理由给予我们心灵的释怀。第一个理由诞生了:它不容易,它是一份最为艰难、枯燥而持久的工作;此时,相信会有很大一部分人立马提出质疑,我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工作!我不惧枯燥,但我也依旧没有创造。因为我没有时间!
是的,就是没有时间。我们总是埋怨工作、家务的繁重,埋怨自己没有足够地时间去响应本能地号召。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时间是这世上最公平的存在,它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分配了相同的时间,那为何伟人能成为伟人,我却只能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们便又给予了自己更充分的抗拒理由:我们没有空闲时间。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而我们也并不缺少在业余时间完成了我们认为难易完成之事的案例,那究竟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止步不前呢?
作者给出了答案:梦想的当头棒——我做不到!
我想这种自我否定或许才是我们不敢尝试,不敢超越,不敢质疑的根源。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个人的创新力跟智商无关,跟年龄无关。甚至,幼童的测试成绩比成人、比那无比高大上的商学院高材生还要强得多。那究竟是什么使我们的创造力消失了呢?
原因有很多:规范化的应试教育,已有认知体系的限制,专家头衔的禁锢,人性对与众不同的好奇与排斥。。。这一切都致使我们对自己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做不到。工业革命的诞生,互联网的出现,阿里巴巴的成功,苹果的风靡等等,无不证明了在面对大多数人的否定时,仍能有理论有依据有理性地坚持己见的人便能迎来创新的拥抱。
或许会有不少人认为《创造》一书是一个发明了“物联网”的家伙给读者做的“洗脑行动”。但这不也正式成功者与平凡人最最本质的差别所在吗?他们不是神话人物,他们与我们一样,大多生在平凡家庭,接受相似的教育,而唯一不同的不正是他们的坚持和果敢吗?
《创造》不仅告诉我们创新的需要勇气,也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教育我们该如何实现创造。创造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在失败中探索前进的过程,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引出新问题,思考新的解决之道的过程。如同人类的进化史一般,是在回旋中前进的,甚至有时还会出现短暂的倒退。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直坚持,所以也就有了只有少数人享受那神话光环的结果。
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有对已有认知大胆质疑的勇气,都需要经历旧体系的冲刷与抨击,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抗争,只有能坚持到最后的方能打开一方新天地。而他们的起点,皆是那“我可以做得更好”的自信和不满足。
《创造》承认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在潜力,让我们有勇气重新认识自己,有勇气改变固有认识,从此放弃那夸大的不存在的困难假想吧。勇敢尝试,做了再说。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线之差;徒劳与坚韧,也就一步之要。结果决定了你的成败,但尝试却决定了你是否能拥有成败。从此丢掉那阻碍我们前进的胆怯之心,勇敢地做一回“我努力,我尽力,我就是不满现状”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