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气氛中,拜年、走亲戚,热热闹闹。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因为可以收到不少的压岁钱,这个长辈给个红包,那个长辈再给个……不出几天,孩子就变成了一个“小财主”,笑的合不拢嘴。
家长们发愁了,这孩子的压岁钱怎么处理呢?让他们自己拿着一怕不小心弄丢了,二怕乱花钱挥霍一空,如果强硬要过来吧,又怕孩子不乐意闹情绪。
这真是个棘手的问题,以往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会对孩子说,“乖了宝贝,来给妈妈,妈妈先给你存着!”可是存着存着就没了,很多网友都说,这是父母说过的最大谎言。
而如果强制要过来,那孩子肯定要跳脚,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明明是别的长辈给自己的,凭什么被收走,孩子会很不愿意、很伤心。
但是如果放任孩子不管,那不出几天就会全部花完,因为孩子私下里会比较谁的压岁钱多,谁买的东西多,不管不问的话,孩子很容易变得拜金、攀比。
我觉得,一定不能一收了之,虽然这样最直接,但是对孩子的伤害也最大,孩子会变得对金钱极度渴望,会心生怨恨,等以后挣钱了也不会合理的使用,因为在小时候他错过了金钱观培养的关键期。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帮孩子更好的认识金钱,进而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孩子收到了压岁钱会很高兴,可以借着孩子的高兴劲给孩子讲一讲压岁钱背后的故事,“孩子,你知道过年为什么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吗?”
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红包是一种传统习俗,小孩子向长辈拜年,长辈将压岁钱分给小孩子,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祟音同岁。它承载着一种祝福,代表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但是压岁钱并非是“不劳而获”,别人给了自己压岁钱,爸妈也给了对方的孩子压岁钱,这个钱,说到底,这个钱还是爸妈的,那爸妈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当然是通过辛苦的劳动付出所赚来的。
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以及来源后,就可以教他认识金钱了,钱能干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孩子肯定很积极,因为可以买糖、买文具、买好看的书、买衣服、买发卡、买海报、买专辑......还可以和朋友聚会、看电影......
其实孩子除了知道钱能花、能买东西外,并不知道钱还能干什么?他们对钱的认识十分有限,所以这绝对是一个给孩子科普的好机会。
“那你知道爸妈发了工资、有了钱后,会怎么办吗?”大人通过讲述自己如何使用金钱,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好方法,这就是榜样!孩子对爸妈如何花钱肯定很感兴趣,然后就可以告诉孩子,爸妈的工资就是家庭的收入,而家庭收入要合理分配使用:日常的柴米油盐正常花销,孩子的教育投入,家人的健康保险,还要存一部分钱备着后用,还有买一些书籍、报一些班来充电提高自己,有时还要献献爱心……
教孩子知道生活正常开支是什么,教育投入是什么,保险是什么,储蓄是什么,投资是什么,献爱心是什么……分类给孩子讲一下,不同的用处,对自己、对家庭,或者对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样孩子就会对金钱有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了,而孩子的金钱观也就这样一步步形成。
给孩子科普了以上的金钱知识后,那压岁钱该怎么处理呢?可以先和孩子讨论一下,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基础。学习哥觉得压岁钱可以分成四份:
孩子自主支配一部分
有了压岁钱孩子高兴,主要是因为那种“自主支配的渴望”,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部分让他自己来支配,比如自己购买学习用具、课外读物、玩具零食等。可以让他先写一个必需品清单,有机会的花钱,并学会记账,可以清楚地看到钱花哪去了。
开设银行账户存一部分
带孩子一块去银行,以孩子的名字开一个银行账户,孩子一定兴奋加激动,她会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这样能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能培养她的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
给孩子开银行账户的一些要求如下:
对于未成年人开户,中国人民银行有统一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16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应由监护人代理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出具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以及账户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具体的要求就是:
1:必须要监护人陪同办理,监护人作为代理人填写办卡资料。
2:必须提供监护证明。(出生证明或者独生子女证)
3:小孩和代办大人的户口本或者身份证。(如果小孩和大人在同一个户口页最好)
献一份爱心
可以鼓励孩子给长辈、给老师送一些小礼物,这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另外也可以告诉孩子,当我们在幸福生活、讨论压岁钱如何花的时候,远方还有很多的人过的很艰难,比如灾区的孩子、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等,他们很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捐一点钱、献一份爱心。
家庭小管家
这个很好玩,某一天或者某一周,让孩子当家做主,拿出一部分的压岁钱作为家庭开支,让孩子负责买菜、买馒头、买酱油等……这种方式能让孩子体会到责任和担当的快乐,也能让孩子明白爸妈的不易。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压岁钱,但是却考验着爸妈的智慧,帮孩子认识金钱、学会正确的使用金钱,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而后面的财商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会让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