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值完班回到家,已经下午五点,六六央我带她出去玩。
天气炎热,时至傍晚,夕阳却依旧猛烈。车子开动了,竟不知该去哪里避暑。
六六说:“爸爸,我想去海边!”
那一刻,我想起了月亮湾畔的海风,想起了南澳街头的幽静。于是,欣然规往。
快到迭福山隧道,想起了节假日进入大鹏半岛要预约。慌忙中,只好向我的初中同学求救。南澳地头蛇林晓斌先生远程帮我预约入岛,恰好在我出隧道前预约成功。
进入南澳界,六六看到了海,欣喜地说:“哇!大海耶!爸爸,这里是什么地方?”
“南澳!”我也望向那片海,“爸爸读中学时,在这里上学,每个周末都会经过这里,也会望到这片大海。”
我们停了车,车门一开,扑面而来是夹着淡淡腥味儿的海风。
六六问:“爸爸,什么味?”
“大海的味道!”
“哦!大海的味道。”
我们父女俩在月亮湾畔漫行。海边游客稀疏得很,令人惊喜;这片海域与我期待中的一样宁静,令人欣喜。
夕阳把余晖铺洒在海面上,不远处,几艘龙舟被和缓的海浪推动着,摇啊摇。端午节快到了,赛龙舟在南澳是颇为盛大的节日活动。南澳,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是深圳难得的一隅。相应的传统节日,总有相应的节庆活动。
海面上,一艘小艇划破了宁静。艇上,两名年轻的水兵,穿着整洁且精神的制服。他们掌着舵,在临近码头处,帅气地回转船身。
六六说:“爸爸,我想坐船。”
“这个船是水兵叔叔们驾驶的,我们坐不得。”
“什么是水兵叔叔?”
“就是驻扎在海边,保卫海上安全的解放军叔叔。”
深圳南澳,与香港的塔门岛隔海相望,也是海上边防的要地。南澳海滨公园边上就有一个哨兵站。南澳的街头巷尾,尤其海上,经常能见到士兵的身影。当地居民,称战士们为“水警”。
读初中时,听了不少关于水警救人、水警抓坏人的事迹。感觉“水警”在南澳居民的心中,既是英雄,又如老乡。犹记当年,周末晚上,海滨公园的舞台上,常常举行“军民一家亲”的演出。我的老师、学姐以及同班同学都曾经上台演出,慰劳军士。
有一次,我和我的同学散步到兵站前,刚好遇到两个哨兵在换岗。我们俩不禁驻足,呆呆地观看他们完成一次庄严的交接仪式。只见当值的军士步伐铿锵地迈近,与即将交班的军士面对面,相互敬礼。而后一人接过另一人手中的枪,站到他站过的岗位上,同时也接过他俨如标杆般的身姿与肃穆。那一刻,少年的我,心中自然生出了许多敬意。
水兵的守护,也让我们对南澳的治安尤为放心。高考那年暑假,我与两位班长,一介文弱书生和两位柔弱少女,坐在这兵站附近的路灯下,无所畏惧地畅谈人生。宋艳从“她收到汕大录取通知书时他父亲跪拜苍天、亲吻大地”的故事开始讲起。就这样,从入夜,到凌晨,我们的夜谈通宵达旦,直到渔民驾着小渔船靠岸,晓静说要去给家里买新鲜上岸的鱼,我们才散去……
“爸爸,水兵叔叔把船开走了。”六六说罢,蹦跶到公园角落上的一个花圃前,指着上面两个字,问:“爸爸,这是什么字?”
“南澳!”
“哦,又是南澳!”
“爸爸,我要爬上去,你帮我跟‘南澳’拍照。”
夕阳渐渐柔软了。我们穿过南澳街、人民路,来到了南澳中学门前。我告诉六六,这是我读中学的地方。六六说:“爸爸,你看,你的学校墙上有好大的闹钟。我想进去玩。”
我们来到门卫室,值班的女安保告诉我们已经过了预约入校的时间。她说:“要不,你给教过你的老师打电话,让他们来接你。”我的老师们,大多数已经调离学校,我竟不知道能联系谁了。
临走前,我透过围栏拍了一张操场的照片。六六问:“爸爸,你为什么要拍照?”
“爸爸以前在这里读书时,早上经常一起来就坐在那台阶上念书。晚上睡觉前,还坐在那路灯下做题。”一晃眼,备战中考,已经过去十八年。
想起当年,这个操场新建成,踩着红红的塑胶跑道,在这里背《岳阳楼记》,还懊恼“该死的欧阳修为什么要写这样冗长而拗口的篇章”。下午放学时段,同学们喜欢在这里散步,我常常和黄威、“老头”他们信步于此,也和宋艳艳在这里练习汇演的主持稿。初中毕业前,我和林晓斌在这里吵过架。那一架过后,我俩高中三年再没有联络过。直至我读大学二年级的一天,在学校传达室收到他寄来的一张卡片。
青春就是这样,有快乐,有苦涩,也有幼稚得要命的“塑料友情”。
离开南澳中学,我带着六六在南澳街头寻找餐厅。意想不到的是,市场前这条街,已经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了。街中心多了一条小河,河上每隔十数米便架着一道小拱桥。街景风貌,比起旧年漂亮了许多,却也少了原有的烟火气了。当年常常光顾的奥运星、如意坊、芳菲扒厅已经遍寻不着了。星华书店换了位置,市场门口那家我常常给二哥买云吞的“旺来小吃店”也不在了。
莽莽浮世,沧海桑田瞬息间。这一隅,数年未至,物换星移自是必然。
我们随意找了一间餐厅,草草地吃过晚饭。走出餐厅时,六六说:“爸爸,我还想去海边走一走。你说晚上的海边会更漂亮。”
我们又来到月亮湾畔。海边露台上,一位中年男子开着音响在唱歌。虽然歌声不十分动听,但也不算违和。他的前方台阶上,坐着许多乘凉的人。六六拉着我,也在台阶上坐下。夜风拂面,格外清凉。中年人每唱完一首歌,六六都很赏脸地拍拍手。
那年中考的前夜,也是这样的六月夏夜,正值端午节,月亮湾举办盛大的“海上嘉年华”。我和几个同学瞒着老师,来到这儿看演出。也是在这看台边上,我挤进了人群,恰好看到了周冰倩坐在游艇,唱着《今夜无眠》。那歌声,那场景,我回味了数年之久。
没想到,再次来到月亮湾旁听歌,竟然已过十八年。
这些年,其间也有几次回南澳的经历,其中一次是数年前主持黄威和周永杰的婚礼,另一次则是去年国庆主持林晓斌的婚礼。几乎每一次来到这海湾,都匆匆忙忙,从未有闲情驻足。
露台上的男子,又一曲终了,六六再一次响起了掌声。
而后,六六又问:“爸爸,这是什么地方啊?”
我回答:“南澳,月亮湾!”
“爸爸,我还要再来这个‘月亮湾’玩。”
兀地,我想起了南澳中学的校歌:
月亮湾畔,歌声嘹亮……
方楠写于二〇二三年六月六日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