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到底应该怎么吃

吃自助也是一种修行

自助餐、自助火锅很多人都吃过,我第一次吃是在大学时候,当时如同白痴一样啥也不懂,一些行为现在想来实属幼稚。

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助吃了很多次,有了一些经验和理解,现在吃自助不再像当年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新鲜。

今天恰逢难得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同一天,双节同至,普天同庆。

约了几个同事一起来了一顿自助大餐。

最后捂着肚子出来,一路哀叹连连。

记得第一次吃自助,是在不明所以得情况下进行的。

当时同学一起去到一个自助火锅餐厅,开始还以为就是普通的火锅,后来每人面前放了一个酒精锅(当时的条件不如现在,电磁炉还没有如此普及),我才意识到非同寻常。

那时自己见识十分有限,根本没有见过这种阵仗,同学告诉我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免费吃,我还不是十分相信。

因为食物过于丰富,所以当我拿起碟子夹菜时,再次确认都是免费的才稍稍放心,吃的时候还小心翼翼,有些拘束。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有自助这种东西。

慢慢的吃的次数多了,对自助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因此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自助一般都有时间限制,一般为三个小时左右,超过三个小时如果还没吃完的话就需要另行续费。

另外一个限制就是禁止浪费,自助餐厅墙面上显眼的地方一般都有提示:请少量多次拿取,如果剩余超过多少克就要按每克多少的价格另行收费。

其实自助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根本不可能禁止的了浪费。

大多数人吃自助时都抱着一个态度,要把本钱吃回来。

于是吃的时候如同囫囵吞枣,死命往肚里填,直到实在装不下才算罢休。这种暴饮暴食的行为就是一种浪费,人只要适量摄取足够裹腹的食物就可以,往撑了吃属于过剩,无法充分利用。

有时,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食物饮品,不自觉的就会产生占有欲,总想着每样都尝试一下,殊不知自己的胃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容量。

当放在自己眼前一盘盘食物没有吃完时已经产生饱腹感,这时就开始忧愁起来,剩下的这么多食物该如何解决,当然没人愿意在另行为吃不完的食物花钱,于是强撑着往肚子里塞,这时美食已经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负担,十分希望有人能为自己分担一下。

实在吃不完时,自然就会另想办法,比如一个鸡腿咬上几口露出骨头就丢弃,这也算是自己吃了;一份饮料喝不下了,最后往汤锅里一倒,自然完美;一份菜吃上几口往盘子里一放,上面盖上骨头或者海鲜壳,神不知鬼不觉。

这都是一种浪费。

其实只要不是太过分,老板是不会斤斤计较的,生意人以和为贵嘛。

毕竟他们食材价格的低廉程度是你根本想象不到的。

那么到底能不能把本钱吃回来呢?

当然可以!

但是只有很少数人能够做到。

能够做到的人首先应该天赋异禀,具有惊人的食量,如同真正大胃王一样,用实力给老板上一课。

另外就是使用技巧了,这些技巧有很多自助达人都科普过,我不在重复粘贴,主要的核心就是什么贵吃什么,什么贵多吃什么。

其实这么做违背了吃自助的真正意义,只挑贵的食材吃的话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后果就是放弃了自己喜爱的食材,这一顿胡吃仿佛成了与自助餐老板的对赌,即便真的把本钱吃够了,也失去了享用自己喜欢食物的乐趣。

吃自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吃自助是为了尝鲜,自助最大的特色就是食材极其丰富,平时能吃到的里面有,平时吃不到的里面也有,能够同时品尝平时不能经常吃到却十分想吃的数种食材才是吃自助的真正意义。

不过这种意义一般人悟不透,对于没吃过或者很少吃自助的人真的做不到控制自己去少量多次的拿取食材,不坚定的信念在满眼风光之下一定不会持久,情不自禁就会拿起自己无法消耗掉的数量,最后逼迫自己吃干净。

我曾经见过优雅的吃自助的人,那是一对中年夫妻,从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很高的素养。

他们完全掌握了享受自助的原则:少量多次,点到为止。

他们取的食物并不多,每个盘子中仅有很少的量,且都是一些看着颇为高雅的食物。

他们边吃边微声聊天。

没有一波一波的去取食物,当盘中的食物吃完仅仅是取了一些水果享用。

水果吃完后便起身走人了,桌上盘中没有剩余的食物,真的是点到为止。

这才是真正理解了自助的意义,不暴饮暴食,适当的汲取所需,静心品味,没有掺杂任何义气,纯洁的享用眼前的美好。

或许这也是一种修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