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反思:自律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要求选一个打动自己的知识点)

自律的表现:1.专注,指的是我们在面对外界干扰时,仍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使得个体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2.对内在冲动的控制,指的是我们在某一情境中能够克服内在冲动,权衡潜在利弊而做出选择的能力;

3.延迟满足指人们能够为了长远利益,而延迟享受甚至牺牲短期利益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对内在冲动的控制;

心理学家认为,专注、对内在冲动的控制以及延迟满足都是人们在面对内在冲动和外在诱惑时自律的表现。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假设自己还没看到上述知识点,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还没想过,那就现在就推测下)

我认为自律就是“自我控制”,控制自己想去“逃避”的欲望,我在面对必须做而不想做的事情时(比如学习),我会下意识地给自己想好退路,吃点东西再学习,洗完澡再学习什么的。而自律就是自己逼迫自己干不愿意做的事情。毕竟我想应该没有人是逼迫自己去玩,去放松。我没有仔细想过自律的表现在什么,可能我的想法与其表现的第二点相同,及对内在冲动的控制,但是专注和延迟满足是我没有想到的。专注这个词我很熟悉,但是“延迟满足”这个词我不是特别了解。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比较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找出冲突之处;分析二者冲突的产生原因)

我之前的想法是一线式的单一想法,自律不光是在某一诱惑的情景下的选择与放弃,也是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面对外界干扰,仍能高效工作,自律也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短期利益的一种取舍。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这也造成了我对自律的片面理解,一提到自律,我就想到了高中的痛苦作息,我在密密麻麻的时间表的安排下的学习并不理想。现在想来,如果那时的我是一个自律的人,那么我的学习效率说不定也会更有提升,那么自律要比“他律”更能让人进步。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关联能想到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从头脑中闪过的信息;可关联自己的经历,也可关联其他知识;用证据说话,整合不同观点,重视因果关系)

对于自律,在学习了它有哪些表现(不同情景下的)后,我认为如何做到在这些情景下的自律更加重要。我自认为是一个极度不自律的人,所有事情不拖到最后一刻我不会去做,以前高中时期还有老师和家长的约束,上了大学之后,没有了老师的看管,远离了家长,多了许多充满诱惑的东西,手机,各种社交活动,这一切都比在图书馆学习有意思多了。因此,在此刻自律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理解自律的真正内核又如何才能做到呢?从前我为了达到“自律”,强迫自己把手机关机,但是也无法阻止我在学习了一会后扣扣手指,玩玩铅笔小动作。在学习面前,一切事物都成为诱惑。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可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可解释一些现象和感觉;可优化自己的决策;可预测问题;可解决问题;可做出评价;可尝试创新)

延时满足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办法,比如我现在会安排自己看一小时的书,才会允许自己玩一会手机,刷刷微博。我发现,在学习之后的刷微博,比之前啥都没干一直玩更要快乐。我想是不是延时满足同时也能带来更大的快乐呢。我还发现,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坚持学习不看手机对我来说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因为我知道在这之后我可以好好放松。一边学到了知识,一边收获了快乐。这也是自律带给我的快乐吧。但是我还是不能完全做到真正的自律,我还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专注”这一点我做的还不是很好,这应该也是需要长期的锻炼。

(字数1394 用时2小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