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地标30讲06:德国科隆大教堂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是人类的另一种想象,那就是天堂想象的产物。人类对于天堂想象的核心,其实是对极致美好的想象。

科隆大教堂1248年开建,1880年才完工,中间用了632年。堪称哥特教堂最完美的典范。首先是长而且高的中殿;其次,彩色的几十米高的玻璃花窗带给你不寻常的感受;最后,在《圣经》故事里,耶稣出生时,有三位圣人冥冥之中感应到了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教堂里保存着的圣物,据说是他们的遗骨。

关于欧洲的教堂,有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等,它们对应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厚重、敦实、威严的罗马式教堂在西罗马覆灭后,很多技巧和艺术还失传了。

随后,12世纪缘于法国北部的哥特式建筑成为欧洲教堂的主流。不仅包括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还有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许多欧洲著名教堂。

科隆大教堂

走进大教堂,在阳光的照射下,玻璃花窗灿烂明媚、流光溢彩、五颜六色,那种扑面而来的庄严、神圣、柔和、明亮、纯净、希望的感觉,伴随着悠扬的管风琴声,感觉灵魂都被洗涤了。


天堂与人间、想象与现实的交织

哥特式教堂以它的高、大、美,给中世纪迈入教堂的人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天堂体验。正因为哥特式建筑技术上的突破,教堂称为中世纪欧洲的大型城市工程,

因为修建教堂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木匠、瓦匠、工匠、雕刻师傅、玻璃工、铁匠等这些人被吸引到城市里,不同职业之间逐渐形成了行会,推动着技术的进步,成为现代城市精细分工的先导。

而且,教堂前面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不光是宗教也成为城市居民聚会、节庆、狂欢的场所,为城市生活和市民精神的发育提供了可贵的公共空间,拉动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德国科隆大教堂 抵达科隆已是中午,先去寻找到早已在网上订好的酒店。 妹夫很有心,这是一间四星级酒店,并且就在科隆大...
    佛澄心阅读 5,506评论 0 2
  • 我有一个同学,叫王译萱,我觉得他很可爱,有时候他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就趴在桌子上愁眉苦脸,有时候想写作业的时候,就立...
    禹晴阅读 3,4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