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我的梦
我朝思暮想,一直牵挂在心间的《山水之间》一书终于在这一刻我捧在了手心,我急切打开书本,把头深深地埋进了书的扉页之中,书中带有清新的油墨气息和色彩直入我心灵,我久久的不能自己,哇!我深情的看着它,轻轻的吻着它,我的眼睛渐渐的模糊了,眼眶慢慢地渗出了热泪。我的《山水之间》一书由北京明日知书文化传播公司代理,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我的梦想。此刻我还在怀疑,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山水之间》吗?我的《山水之间》真的出版了吗?是的,这是真实的。它就在我的手心捧着,我深情的看着它,凝视它,爱着它,它让我思念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啊。它让我梦想成真了啊!
《山水之间》一书的出版,写作让我是感慨万千啊!
我是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老三届”真的没有上过很多学,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文化知识。上山下乡当知青六年也没有机会去学习文化,所以在我的人生当中写作一直是我的缺陷。我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敢提笔去写什么东西,拿起笔来脑子里面就是一片空白,想写也写不出来。
退休以后我的时间有了,我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我去追寻我的以往的人生总感觉到缺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际,我试着写了一点回忆的文章,得到了我的知青朋友们的鼓励。在参加社会活动中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去户外徒步,去全国各地旅游,这个时候就想我们的生活这么的丰富多彩,可不可以把我在旅途中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风景,民俗文化把它写出来呢。于是我就试着写了一点纪念文章,用游记的方式把它写了出来,再在网络平台和我们当地的报刊杂志发表了,收到了很多的好评和认可。在此基础上我就更想我能不能把我的这些游记收齐整理一下送给出版社去发表呢?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就2019年以来的写的比较有可读性的一些文章把它整理出来了,然后就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山水之间》的书名试着发行,大概就是这本书的来历了。
写这些游记,讲心里话,确实花费了我很大的精力。由于自己的文学知识浅薄,要写篇一二千字的文章,有时候还真的让我很费脑筋,也很折磨我的意志。由于年龄大了,在写作的时候对记忆很迟钝,往往刚刚经历过的事情,过了一会就给忘了,所以我呢,只能用今天的事今天办的方法,把每天经历的事情在晚上及时把它记下来,写出来,这样才不会遗漏一些当天所发生的事情。记得在新疆旅游的十二天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写了一篇“西行漫记”的文章。每天游览结束以后,大家都在温暖的床上休息了,我呢,还在趴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把当天的旅游过程和我们在旅游中的心情感受都把它写出来,往往就是一个多小时。由于我不会用电脑,只是用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写完了以后再把文章转到手机上,这个过程差不多都是要花费我一两点钟的时间。第二天早晨我还得跟大家一样的,五六点钟就起床,玩到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才到住宿点住下来,晚上我又接着把这天的游览过程写出来,累不累啊!讲实话是有一点点。大家都说:“哎呦!你出来一趟比我们感受到的东西要多很多啊”!是的,只要能得到大家对我文章的认可,,我心里也就有了宽慰和喜悦。
记得在云南的滇西怒江大峡谷旅游,那也是白天和大家一起进行游览,到了晚上我也是把这一天的旅途过程写出来。每天晚上都是熬夜要把这天的游记写出来,发到我们的群里面,好像有一个约定成俗的意思一样,大家都等待着我的游记,去转发朋友圈,哈哈!我心里真的很感动啊!我们一起三十多个人都是年轻的,都是很活跃的,都是爱摄影表达的人,大家都等着我的文章去发表,这是对我极大的认可,极大的尊重,我心里很感动,很感激。让大家能够得到快乐和喜悦,我熬夜算得了什么呢?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山水之间》一书的出版对我是一个鼓励,是鞭策,是激励。我从一个没有一点文学基础的“老三届”到现在能够出版一本二十来万字的游记,我真的感到我很值得骄傲,觉得自豪。我也感悟到人的一生,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探索追求,特别是到了晚年,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更加的有一点点成就感,更有追求。
我的初衷是用脚步去丈量世界;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知世界;用文字去记录世界。我是这么做的,所以就有了这本《山水之间》一书的出版。
我会把《山水之间》一书的出版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的向优秀作者、作家学习,全身心的融合到我们这个美好幸福的社会环境中,去追逐新的、美好的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