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链接:
3. 与被访对象的接话:真情实感,创造共鸣
3.1 适当重复关键词
在访谈术中,我们特别强调接话的艺术。我们既要控制发言量,但同时要有效地引导话题走向,并鼓励被访者多想、多说。这个时候,如何利用好对方的表达间隙,是一个关键。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间隙中的应答方式可能包括:“嗯嗯”、“您说的对,您说的有道理”、“然后呢?”、“还有吗?”等等。这样的应答虽然体现了对被访者言论的认可,但是次数一多,容易让对方觉得不走心。
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重复被访者回答中的关键词。比如,复述被访者停顿前的最后一句结语,“所以您是很赞同XXXX的做法的?”
复述中咬字清晰,并直视对方眼睛,配合以优雅的点头微笑,表现得越真诚越好(颜值高的提问者尤其适合使用)。要知道,真诚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足以打动一个陌生人的心扉。这样一来,被访者收到你寻求更多信息的信号,会自动将话题往下延伸,提供更深层次的说明。
3.2 做好背景预调查
为什么任何工作都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因为这可以让你在正式场合下心中有底气。
在访谈中尤其如此,特别是对于高端的被访者,我们建议一定做好背景预调查。通过桌面检索、访问熟悉他的朋友等各种方式,了解他的个人基础信息,包括生平经历、性格特点、价值倾向,等等。
这样,1)当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抛过来一个话头时,除了“嗯嗯”与重复关键词之外,你还可以适当地阐述你的理解——“适当”意味着简短、中性;
2)当被访者回答得比较隐晦或委婉时,你可以轻松地get他的言下之意;
3)当被访者突然说到动情或动怒之处时,你能很快意识到这其中的缘由在哪,而非现场再讷讷地询问“为什么”。
如果你从眼神到嘴角都展露了,你与被访者保持着高度的共情,你们之间很多话不言自明,那么1)节省下来的不少时间,可以把话题挖掘得更深;2)被访对象会对你好感倍增,因为你不仅仅从外相和举止上展现了你们是同类人这一特性(参见前文第一点),更从言语和思维上验证了这一点。因此这次访谈会很容易成功,并且日后的回访、以及未来在被访资源的推荐上,这位被访者都可能给予很大的支持。
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总说拥有相似成长背景与经历的人,更容易有共同语言?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提前做了功课,了解了被访对象的生平背景,相当于在思维上暂且复制了一段与他相同的经历,这既降低了我们彼此理解的难度,也彰显了我们约访的诚意。
4. 与被访对象的套路:目标明确,过程清晰
4.1 用有效的逻辑架构访谈
在访谈技巧中,有一种有趣的心理描摹方法。一般情况下,在开始访谈前,你首先会预估这场访谈会让你达成怎样的目的(注意是“目的”,而不是“结论”)。
仍以做一期英文能力提升的专栏为例,在你与相关老师的约见开始前,你会预判,他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你写好本次专栏的哪部分需求?是框架的建立(或修正)、论据的补充,还是其他?
接下来,请把这部分待满足的需求视作一幅待填充的拼图,而你在访谈中的每一段对话,请将它们视作拼图的零件。那么你展开访谈的过程,就是寻找有效的拼图零件的过程。
拼图的过程中,你的做法通常可能是,1)筛选出跟绝大多数碎片的花色明显不符的部分,把它们标记为“无效”,丢弃;2)选定一个你觉得易于下手的起始点(类似访谈中的“破冰”阶段),从这个点开始,不断寻找与它契合的碎片,然后一点点向外部延伸,直至整幅画面拼接完成。
在访谈中,我们会遇到健谈的被访者,他们有很大可能会将话题扯远。如果你判断某一部分的延展与达成你的访谈目的毫无关联,那么请在简单的言语过渡后,果断重启话题,舍弃这部分讨论。
务必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碍于对方的综合实力强于你而不敢开口打断,否则白白浪费的是你自己的时间。
此外,访谈提纲(或者说访谈“问题丛”)的组织架构,要始终围绕你的核心问题;而每两个问题丛之间,一定要遵从时间、空间或者程度上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好比每两块拼图碎片的拼接,都不是随意的,须以花色的契合为前提。
只有当你的思路足够清楚,被访者才能跟着清楚。
4.2 用提问的方式获得小结
当我们每完成一个问题丛,要转移到下一部分之前,可以选择对已经沟通完成的部分做一个小结。做小结建议采用提问的形式,先简单回顾该部分重点交流了哪些内容,被访者分别给予了哪些反馈,对于这些反馈,提问被访者有没有想要延伸的、概括的,或者评价的。
这里着重建议的是,不要一到小结环节,就大刀阔斧地基于自己搜集到的信息,直接给出自己的评价观点,然后再问被访者是否同意。
因为你是提问者,你在访谈之前曾做了大量的背景调查,也有可能已经采访了其他许多相关人员,这时候你的大脑CPU会自觉整合所有在近期内获取的数据,综合分析,然后提供一些超出该名被访者所提供的信息范畴的结论。
这样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干扰被访者的思路,或者使他们感到困惑,当你问他们同不同意你所做的总结时,他们可能无法做出最准确的回复。
如果你问,我想用其他相关被访者的回答,来启发本名被访者的思路,加强本次访谈的深度,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那么,请干脆利落地提问,“某人对某话题的想法是这样的,您对此有何看法?”把你的评价、眼前被访者的评价、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在访谈过程中清楚地分离开,不要混为一谈。
被访者都喜欢自己的意见被重视的感觉,他需要知道你到底更在意的是他的看法,还是只拿他作为参考系,实际关注的是其他人的看法?
另外,如果混为一谈,对你自己后期做不同利益相关人群的梳理分析,也会造成难度。
5. 总结
回顾一下,上文是基于5月18日晨读材料的启发,梳理的一篇访谈技巧简介。总地来说,涉及了这些方面:
1)访谈开始前,与不同类型的被访对象,初次会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2)访谈开始后,在交流过程中,发言的数量、频次与方式;
3)交流过程中,承接话头的艺术与诀窍;
4)整个访谈从前期设计到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建议遵从的逻辑要点与信息处理方式。
以上内容,如有不明之处,敬请斧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