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跨膜螺旋结构域预测(transmembrane helices ,TMH)

膜蛋白分析:生物膜所含的蛋白叫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生物体大约30%蛋白质都是膜蛋白,而膜蛋白是药物的主要靶标。
许多膜蛋白是兼性分子,它们的多肽链可以横穿膜一次或者是多次,以疏水区跨越双层的疏水区与脂肪酸链共价结合,而亲水的极性部分位于膜的内外表面。
膜蛋白种类:膜整合蛋白(跨膜)integral(transmembrane)、膜锚定蛋白(membrane-anchored)和外周膜蛋白(peripheral),膜整合蛋白的跨膜区一般形成α-螺旋。

IMAGEjpg

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TP)**是一种贯穿生物膜(细胞膜)两端的蛋白。许多跨膜蛋白的功能是作为通道或“装载码头”来实施拒绝或允许某种特定的物质跨过生物膜的运输、进入细胞,同时,也使要废弃的副产品运出细胞。
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protein,TP)主要有两种类型:alpha-helical和 beta-barrels。
α-螺旋:这种蛋白存在于细菌细胞的内膜或真核细胞的质膜,也有时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外膜。α-螺旋在细胞中通常具有信号传导或转运通道功能,细胞中的跨膜蛋白以此类型为主。
β-筒状蛋白:这类蛋白仅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以及线粒体和染色质的外膜上发现。
跨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一般是疏水的,而膜外的结构一般是亲水的。

蛋白跨膜结构域.jpg

跨膜区分析(TMHMM):
跨膜区即蛋白质序列中跨越细胞膜的区域,通常为α-螺旋结构,约20~2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跨膜区蛋白的氨基酸大部分是疏水性氨基酸。蛋白质含有跨膜区提示它可能作为膜受体起作用,也可能是定位在膜上的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来预测一半是为了分析蛋白质的定位。如果有,就可能源是膜蛋白,这对分析其功能、制定纯百化方案以及表达方式都很有帮助。如果确定是膜蛋白,功能就可能度是知受体、通道之类的,纯化就按疏水蛋白来设计道,表达就要考虑真核表达系统。
TMHMM是由Anders Krogh和ErikSonnhammer开发的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预测跨膜螺旋的工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