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成绩,我似乎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没有上稿,没有演讲,也没有分享,要说唯一算得上的恐怕也只有练习写作10万字了。
说是10万字,应该是比10万字要多一些,具体的我没有细算。
01 如何做到的?
10万字看起来很多,但实际我做到的过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只有两个字:日更
刚开始是日更1000字,后来是日更200字,再后来是日更800字以上。而保持日更的秘诀,就是加入了几个小伙伴的日更群,约定每天要发多少字以上在日更群里,完不成者发红包。
现在想来,加入日更群,应该是我最明智的选择了,否则我是肯定不会完成10万字以上的写作练习。
虽然每天都是差不多踩着点完成,但好歹算是基本完成了。
刚开始的时候特别不适应,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的,真是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好。
但是经过几次发红包后,强逼着自己写,慢慢地,也就好多了。
到现在,每天如果不写点东西,发到日更群里,就感觉这一天的生活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这大概便是习惯的力量了吧。
02 小经验
抱团成长
练习写作,一个人是很孤单的,当对自己的自律没有把握的时候,可以与小伙伴们组团,一起写作,在他人的见证下,你大概率是不好意思时常失约的,尤其还有着金钱的约束。
就像我刚开始日更的时候,着实交过好几个红包,不是忘记了,就是真的没什么可写的。
但也是这几个红包,彻底激发了我内心的一股力量,每天惦记着日更。又像是在我的心里种上一个心锚,把写作跟发红包联系在一起:只要一想到要发红包,就有了动力去写作。而事实是,当你静下心来去开始写作的时候,哪怕只是开始5分钟,5分钟后,你也会觉得有好多东西值得去写作。
重点是一定要开始做,而不是只在心里想
但凡我在心里想,今天要完成这个文章,要完成那个文章,多半是不能完成的。
只有当我真的坐到桌前,开始打字时,才能慢慢把一篇文章写出来,无论初稿是多么的烂。
当然也不一定是要坐到桌前,我现在习惯 于用石墨文档,因为它是手机电脑即时同步的,这样我在手机上也可以编辑,方便随时写。
我可以在床上的时候打开它写上一小段,等坐到桌前,打开电脑还可以继续写。
多读多修改
自己写完的东西,多读几遍,多修改几遍,大多数初稿总是很烂的。
我在基础训练营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件事,当我把自己的文章反复读了五遍以上,修改5遍以上,基本都能让我较为满意。当然这个是在我不去读别人更好的文章的情况下。
多向他人学习
原先一直在闷头写自己的文章,总感觉不甚如意,似乎要挖空了心思去写。
后来有一次看到一位很厉害的作者分享他的写作经验时说到:他每天的写作都是有套路的,什么套路呢?原来他有本职工作,每天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才能写文,但是他每次写的文都非常有质量,且基本能保持日更。这是什么样的套路可以做到呢?
当时我还以为他会介绍一些写作模板,写作结构之类的,但是没想他说的却是每天的写作安排。
每天早上,上班路上他会看完两篇精选公众号的文章,听完一篇书评,选好一个主题。
到了公司,他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搜集素材,构思文章的结构。
晚上回到家,还要与家里的两个小孩子亲子互动,等他们上床睡觉后,大概9.10点的时候,他开始整理白天积累的素材,着手写文章,一般一两个小时就能写完,再修改几遍,就差不多可以发布了。
这便是他能在自己的公众号坚持高质量日更的诀窍。
看到这个分享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写的文章总是感觉比较空,质量不高的原因:看似我们都花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写文,别人是用一天的时间在选题、构思结构和搜集整理素材,而我只是在坐在桌前写文的那一两个小时里才去选题、构思,素材更谈不搜集整理,基本就是在吃老本,用自己以往积累 下的那些可怜兮兮的素材。
这样匆忙之间又怎么能写好呢?
后来,我也开始学着在闲时构思结构和搜集素材,但习惯使然,目前做得还是有些费力,恐怕还需时日才能养成这个好习惯。
多拆解文章
拆解文章的好处,恐怕大家都是知道的:学习他人的优点,从遣词造句到逻辑 结构。
我原先也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拆解文章,对此很不以为然。
后来有个作业让拆解几篇优质文章,我按着给定的步骤一步步去拆解,还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是平常的课上老师不会讲到的,也是无法讲出来的,全得凭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印象最深的是刘润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全文的结构是层层递进,用疑问句一点一点地引人深入,欲罢不能。尤其记得贯穿全文的一个句式“这样就够了么”“有了XX,就够了么”,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无论从阅读者的角度,还是从写作者的角度,都是非常有力量的。
现在写文,有时也不会自禁的采用拆解文中的句式和结构去写,感觉逻辑也会清晰很多。
所有的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多阅读,提供写作来源
如果说写作是输出的话,那么阅读就是输入。
其实每天的生活都是日复一复的琐事,哪有那么多可写的呢?
但如果每天阅读的话,就又不一样了。
跟着每一本书的阅读,都会有一些思想上的碰撞与收获,这些都可以诉诸笔端,既是很棒的素材,又是思考的输出,还能帮助自己更好的掌握书中的知识。
在鱼苗作业打卡里曾看到一位同学提到的一个好方法:每天阅读10页书,输出三个思考,一个践行。
最近,一直在试着这么做,不能保证每天,但基本两三天出会写一些东西出来,感觉还是很受益的。
既丰富了写作的来源,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书本上的理论,碰到可以实操的好办法,还是运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帮助自己提高效率。
近日还开通了知识星球,计划每天写一些阅读的思考。已经写了有几天了,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实战和书中看到的一些知识,因为打算收费,所以也逼着自己要完善内容,尽量写好。
写到这里,也就明白了猫叔说过的一句话:要给自己定价,定高价,这样会反过来逼着你快速成长。
灵感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
写得多了,看得多了,经常会有一闪而过的好想法,或者称之为灵感,如果当时不记下来,过了一会,就会忘记,那就很可惜了。
所以一定要及时记录,说不定,一篇好的文章就是这样的诞生的。
03 感悟、建议
坚持日更只是第一步,只是养成写的习惯 ,要想能在写作上更进一步,还需要多学习,多拆解、多阅读,专注于提高写作的质量。
写作一途,说到底,还是质量为王道。
日更靠坚持,质量提升靠方法。
前10万字,是坚持,是培养写作的习惯,目的是让自己能踏入写作的门槛。
后10万字,是方法,是不断精进,是提升写作的质量,目的是为了上稿,变现或其他积极的反馈,才能让写作这条路能一直坚持走下去。
最后一句,坚持很重要,方法也很重要,这就是我写了10万字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