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思
《品人录》这本书,是易中天所著。他的书善于由小见大,以分析一些现象进而鞭辟入里,解说国家与国民、人心与人性。
在这本书里,受其品评的五位人物分别是: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
我很好奇,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千千万万,为何作者独选这五个人?仔细想想,这五个人在我们老百姓心中是以何种形象而存在?
书中说道:
项羽失之头脑简单,曹操失之奸诈狡猾,武则天失之手段狠毒,海瑞失之迂阔偏执,雍正失之猜忌刻薄。
这便是大众对于他们的第一印象吧。无论真正的历史对于这几位有多少正面的评价,在大众看来,这五人就是如此被“盖棺论定”,翻不了身了。
话说回来,作者为何要选这五个人作为代表来品评,而不是选与之相对的例如:刘邦、刘备等?
我想,大概是因为这五个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落于俗套的、最著名的反衬型的人物。反衬谁?那不就是反衬我们这些大多数吗?又什么叫作不落于俗套?说白了,就是有个性的人,这五人简直是太有个性了!是不是?
霸王项羽把他争霸而来的天下,游戏了一翻,取之豪爽,送之慷慨,他就好像是一位天真烂漫的战神,他的最好的归宿是永远处在一种战争冲杀的状态,一旦动起了脑子,他是玩不过人家的。直到最后,他依然不明白为什么是这种结果——“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曹操,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人物。谁一开始不想做能臣,但为了天下,我只能选择做你们口中的奸雄,无所谓,无论你们如何评说,我曹操依然是我曹操,你们都看不起我,但你们都敬佩我。
武则天,独一无二的武媚娘、则天大圣皇帝。我觉得不管后世的作品如何描写,都抵不上她当时真正处境之痛苦与无奈的万一。但她不能流泪,她只能流血。非如此,怎能撑起这天地!她不止改天换地,作为一个女人,她更是逆天改命!
海瑞,在这几位王者之中,可算是小人物。但这位有个性的小人物,撞破南墙,接着找墙接着撞的海青天,硬是生生用他惊天动地的“道德”闯入了中国历史五千年,拥有了一席之地。令人乍舌,不得不服。
最后是雍正爷,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帝王,论勤奋,如果雍正排第二,谁排第一还真不好说。别信野史里对这位四爷的抵毁,他原本可以优哉优哉地躺在康熙爷留给他的的太平天下享享福,他偏不,皇帝如果不享福老百姓都替你急,可他呢,偏偏要在永无止境的政务中熬到油尽灯枯,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雍正与乾隆不同的是,虽在盛世,依然看到了帝国许许多多的问题,他要进行改革。而乾隆,则是生在盛世,以为那就是盛世,我天朝大国样样都好,什么问题都没有。所以反衬之,你看他儿子乾隆多会享受啊!
好了,写了这么多,似乎这几位都是正面典型啊,您错了,这几位无论费多大劲、有多大功,老百姓在茶余饭后也不待见。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太有个性,你想想你身边容得下这么有个性的人吗?
别说那四位,单有一个海瑞级别的人在你身边,你能和他处得来吗?海瑞买了两斤肉都能成为社会热点新闻,上至朝庭下至百姓议论纷纷。海瑞是有道德,他是很高尚,但你扪心自问,愿意跟他做朋友吗?你出国旅游买个包,回来看他不骂死你。
所以在我们看来,以这几位为典型的那些少数人,都只是饭桌上的谈资而并不现实。
那又为什么他们这么大的功劳、这么大的贡献、这么大的个性、这么大的影响,却留下了这么憋屈的身影呢?
书中说了:
因为我们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就说明了不待见个体。
中国社会普遍的意识是什么?是《中庸》,差不多就行了,太突出了反而对你都有意见。
看来,选这五个个体作为“反面”来进行反衬说明多数的群体,作者还真是选对了对象!
看来,这五个人也真的是生前死后都走上了不归路,在劫难逃!
为什么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几千年来,以儒家为核心的帝国制度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
一开始我们就会想到是“法治”,最早的秦国商鞅变法,用法家制度使秦国空前强大,统一了天下,但却是二世而亡。然后我们懂得,法家太严酷的暴政制度行不通。
然后我们开始采用儒家制度,平和了许多。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用《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的话来说,便是“用道德代替法制。”
因为我们的国土上产生不了真正意义上属于“全民约法”的法制。我们就算有法,那也是“王法”,对统治阶级是起不到约束作用的。因为我们几千年来“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深入骨髓。
别拿“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来欺骗自己,这只是儒家创造出来的美丽谎言而言。
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出现“王治”的现象,那多半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比如战争与乱世。就像书中除海瑞以外的那四位,他们都是不得了的人物,都想靠自己的意志与铁腕来实现统治,却都成为了过眼云烟,随着他们一死,也都烟消云散。所以,刚才说我们的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它治不了王。就连大臣都治不了,要不怎么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呢。
还有是“官治”,也可以说是“人治”,大臣们在位时,位高权重,什么政策、制度都好实行,底下都会听你的。有朝一日,一旦你不在了或官丢了。那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有几个还肯卖你面子?
这就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所以,没办法,什么硬性制度在中国大地上都行不通,那就只能靠道德了。
儒家千百年来的洗脑,让我们在台面上的法律条文之外,又有了一套更具约束力的“道德之法”。
儒家让我们的社会变成了群体社会,人的一生以搞好人际关系为最重要的课题,俗话说就是“做人”。
儒家叫我们如何做人?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可以杀臣,臣不能弑君,父可以训子,子不能责父,官可以罚民,民不能告官。”
儒家从不认同“大义灭亲”,比如父亲犯罪,儿去举报,反而会被人指指点点一辈子。
这种道德之法,看来也是不道德的,看来也只是在“王法”之下的办法,因为毕竟处处体现了不平等。
但平衡来平衡去,也只能用以“道德的洗礼”来进行更广泛的约束,毕竟读圣贤书的人多了,杀人放火的事肯定是少了。
再来看看我们科举考试考的九本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十年寒窗读九书,考试是代圣贤立言,不能发挥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读书人都成为了“规矩得没个性”的人。
所以,谁会对书本中这么有个性的、甚至离经判道的五个人有好感呢?
海瑞倒真有点冤,他是在道德层面表现出了真正一丝不苟的道德,但他不知道的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是中庸的道德之人,道德二字,差不多就可以了。海瑞的道德这么偏执与乌托邦,反而成为了中庸道德大众所厌恶之人。
但我们中国人又很奇怪,我们对这五个人不认可,但我们对他们却又很着迷。千百年来,这五个人的话题何曾停歇过?
易中天说:
“他们无疑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们的业绩不可磨灭,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故事世代传说,他们的魅力至今犹存。对他们的是非功过、善恶得失,人们尽可以评头论足,争论不休,但这种聚讼纷纭,岂非恰好证明了他们的不同凡响?”
在书中,作者易中天最后来了一个反转,其实也不算是反转,他在全书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重新正视“个性”的意思。
确实,在古代的君权时代,人们只需要服从一级一级的上级。但历史走到了今天,我们的文化或许不应该再“只强调群体意义,而不承认个体价值。”
否定个体存在的价值,也就必定不承认个体的独立人格。
这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颇有些乾隆爷当年“闭关锁国”的味道。
改革开放了40年,在有些方面,个性确实越来越被解放,国家发展的速度极快,如何正确地解放我们的个性,个性与道德如何进行更好的平衡。
这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道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