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前面的十五节课的中心内容,
可以用二个关键词总结,
即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二者是孩子一生追求的二样东西,
缺了哪一样人生都不完整,
好比孩子的俩条腿一样,
缺一不可。
归属感也可以称为安全感,
只有持续稳定的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才能最终确认自己的归属感,
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瞬息万变的人生大海上,
父母永远是自己最可靠的港湾。
而价值感则来自父母持续不断的肯定和支持,
因为,
在孩子一生成长的路上,
他太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支持鼓励,
通过父母的反馈,
确认自己行为的合理性正确性,
逐步建立自己的独立完整自尊体系,
最终确认自己的价值感。
如果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析,
归属感即安全感是基础的心理需求,
是位于第一层次即生理需求之上的第二层次需求;
而价值感则属于第四层次需求,
即被尊重和认同的需求,
是位于第三层次社交需求之上的被社会接纳被别人尊重的需要;
那么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交流的就是第五层次的需求,
即自我实现。
这是一个最高级的需求,
可以说能够实现的人凤毛麟角,
可能10%的人都达不到,
想一想也是挺激动的,
假如可以帮助孩子实现,
那不是挺有价值感的一件事。
这也是我写这些文章的初衷,
如果能够帮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甚至达成自己的梦想,
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言归正传,
在给予孩子安全感和价值感后,
教练型父母必须想想办法挖掘孩子身上的无限潜能,
根据科学家的估计,
人类大脑可能才开发了不到5%的区域,
就是说,
还有95%的无限可能还在睡大觉呢,
那么,
如何把这些睡觉的95%唤醒呢?
请大家温习一下NBA经典比赛,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年公牛队的乔丹,
在与湖人队对决中的神勇表现,
假动作、连过数人、后仰跳起、空中停留三秒、得分反超的那个镜头,
他简直是那天的绝对王者,
可以说他在那一天达到人生的巅峰,
或者说乔丹达到了自我实现了的第五层次。
那么请问,
他们的教练做对了什么呢?
除了赛前不断的训练调整之外,
他们还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就是不断的给予场上的篮球队员们反馈,
哪一些动作不标准哪一个配合不及时,
然后,
更重要的是,
确认他们的价值,
教练们最后都会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告诉他们,
他们是最棒的。
你不可能看到一个教练拿着一根棍棒打球员,
不可能看到一个教练告诉球员说他是不如其他队伍不可能得冠军的,
不可能看到看到一个教练对失败的队伍嘲讽挖苦,
教练永远给球员鼓励和支持,
从来是球员们最坚强的后盾和最后的港湾,
他永远无条件的相信球员,
他不会代替球员上场,
他不会轻易责怪球员的失误,
他只是给予球员信心和勇气,
至于场上的比赛,
他是绝对的放手。
我觉得教练型父母也一样,
永远要给孩子信心和勇气,
不上场帮他写作业做家务买房子娶老婆,
那是代替;
也不告诉他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让孩子畏首畏尾,
那是预防;
给予孩子专业的支持和及时的反馈,
然后,
无条件的相信孩子,
激励孩子唤醒大脑中的潜能。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一年第一百九十七篇(总第197篇)
欢迎留言互动
201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