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变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小于总是愤愤不平,不平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小于在一家大型国企从事管理工作,工作岗位也很关键,每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与不同部门进行协调。

他很喜欢这个工作,不但体面,收入也不菲。苦恼的是,总感觉工作难以推进,按他自己的分析,总是有人给他设置障碍,影响他的工作效率。也有人说风凉话、泼冷水、领导面前打小报告。他甚至怀疑有人盯上了他的位置,随时想找他的岔子,顶替他。

心里有了想法后,感觉到处都是陷阱,时刻都有危机,弄得自己每天看这个像狼,看那个像虎,紧张不安,陷入恶性循环。

小于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完全是他的臆想,现实环境即是如此。现今职场竞争日趋激烈,天天都有大批的人被淘汰,年年毕业数百万的大学生在四处钻山打洞找工作。各个单位中高层包括核心关键岗位少之又少,自然成为香饽饽,谁都想咬一口,这是人之常情。

问题是,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破罐破摔肯定死得更快。

过去几十年竞争环境没有这么恶劣的时候,岗位设置也相对宽松,跟领导搞搞关系,抱抱大腿可能就把事情搞定了。

然而时代在变,现在普遍想抱人家也不敢让你抱,一是党纪国法利剑高悬,被你抱了,一不小心就有处分丢官的风险。二是业绩为王的时代,领导也有压力,同样也要保位子,用人选人自然要配置精兵强将,确保出成绩。

所以这是个竞争充分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转型到弱肉强食和胜者为王的时代。

这个时代,抱怨指责已经没有市场。这个时代想都是问题,做才有意义。

怎么去做?方法很多,百度上查,遍地生存秘籍,励志标本。

但办法太多,也很容易让自己迷失,毕竟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更有限,学得多了,难免顾此失彼。

那么有没有一个万能的方法呢?我认为有,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都有这样的体会,对真正出类拔萃的人,人们的情绪里除了尊重羡慕和膜拜外,产生不了任何负面想法。能在一起工作,完全就是一种享受。人们往往只会找跟自己差不多或者比自己差的人作比较,并且理直气壮。

是你的平庸给了别人心理不平衡的理由,麻烦就是这样产生的。

一切皆有因果,你是你的因,你是你的果。做好自己才是根本。

让自己变得更好,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真正的接受自己,才能静心面对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打开。由内向外打开的过程就是绽放,是生命力的释放,也是重生的开始。

鸡蛋由内向外打开是生命,由外向内打开是食物。有人用这个比喻贴切的形容了打开的意义。

让自己变得更好,自然离不开学习。有人会说,我天天学习,网络、微信、电视,包括听收音机等。

其实我想说的有代价的刻意学习。

免费的午餐能饱肚子但不好吃。

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付费时代,系统的学习资料都已明码标价,常人难以轻易获得。当然你坚持每天东拼西凑的碎片化学习,也会有一定效果。但想系统的掌握一门学问、一门技能,真实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影响力,或者希望时间短见效快,还非得付出一定的成本。

至少要有计划的列出书单,买书看书。

让自己变得更好,还要向身边最优秀的人学习。

每个单位都有那么几个领导宠、同事爱、下属拥戴的人,这是每个单位的宝贝,也是最好的学习标杆。学习他们做事的风格,学习他们做人的风范。

虽然你不可能成为他或她,但是你会慢慢的向他们靠拢,离优秀也就不远了。

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只是想法,只是愿望,那么迟早,这些想法和愿望又会成为你新的负担,增添你的烦恼。

想千遍不如做一次。

现在就开始做吧,改变你睡懒觉的习惯,改掉你拖延的毛病。至少先列出一个月度行动计划,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给自己打卡,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