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我怎能遗忘你

这个于我千里之遥的地方,在近一个月的反复出现在我的阅读中,也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重读。

针对《天朝王国》这部影片,我一直对其中的理解不甚了了。而现在对于其中出现的患有麻风病的耶路撒冷国王和萨拉丁有了一个基本对应的认知。我也再次注意到这本书推出时,为何腰封上会特别注明克林顿推荐缘由。我现在重新想起《天朝王国》中那个年轻骑士在见到耶路撒冷时的失望的表情。在《耶路撒冷三千年》中,失望和焦虑是每一个莅临耶路撒冷的朝圣者必然经历的心理历程。

如果对比BBC拍摄的《圣经故事》,不得不承认在《圣经 旧约》的考据和共识上在西方的宗教和文化领域是趋于一致的。在《三千年》这本书中反馈的信息都是可以一一对应的。针对宗教领域的研究,我对西方作者的严谨表示钦佩。

这次阅读同时也打破了之前的一些认知误区,对于耶路撒冷而言,这个“上帝的应许之地”是属于人的,属于上帝与人之间立的约。我无法评判宗教之于人类到底有何种的作用,但是这些已经成为人类的选择和我们仍将延续的文化之一。

在耶路撒冷的记述中,如果单从地理位置来讲,这片贫瘠的土地在没有信仰之前,与其他的土地并无太大的分别,甚至也只是人类路过的荒芜之地而已。现在审视它的历史,只是觉的这篇土地上,在“奶与蜜流淌”之前,这片土地是被血液浸泡着的,在《三千年》中,在前面的几百页中,从一场战争走向另外一场战争,从一次杀戮的现场转身后,又见到另外一场杀戮。而且都是高举着上帝的名义。

在这次重读之中,我注意对耶路撒冷城市中建筑的兴迭替代,在这个三教源头之地,建筑成为某种占有或拥有的标记物,例如对于“圣殿”的概念,我了解到圣殿一共有两座,一座是不停更换主人的圣殿,一座是停留在人心中的圣殿。从历史的长距离来看,不同族群、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如潮水般涌入,也如退潮般消散,带给耶路撒冷的除了刀锋火石的磨砺之外,还如同在每次潮汐之间,沙滩如初见般光滑平整,什么都没有留下。

同时也是从长距离的历史来看,文化的交融并非百年才能完成,很有可能要延续更为久远的时间,如果让人放下成见与执着,就等同上帝现身一样的不可能。从野蛮的解决方式到文明版的和谈,耶路撒冷比所有人更懂得等待和沉默的力量。

也是在这次重读中,我细细查阅了耶路撒冷的地理,从东方、从西方,这是属于在海洋中洋流交汇之处,那么这个地方也从此失去了平静的可能。对于宗教,我理解不多。但是从历史的记述来看,人的变化改观其实并不大。

正如同我在书中看到标记犹太人的“黄星”不是纳粹的首创,“黎凡特”也不是现在第一次才出现新闻中,在我们的历史中,这些都与区别、征伐和野心混杂在一起。

正如同新闻记者会说:“耶路撒冷是世界的肚脐”。如果从上帝的视角上讲,耶路撒冷只是无知和狂妄的人类最集中的变现。

就像这本书中所言,在耶路撒冷听到的哀嚎声要远远多于在耶路撒冷的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终于download到简书了,所有思绪情感不再喷射于朋友圈,应该写在这里。 一切刚刚好。
    G妈阅读 818评论 0 0
  • ❤️晚上群里发红包,一个小伙伴说每次都抢不到,我@她发了红包给大家,带起了一阵红包雨^_^群里气氛非常好,好开心,...
    骞卉阅读 1,144评论 0 1
  •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question/357380/,作者史军:植物学博士,科学松...
    叫兽爱女神阅读 5,736评论 0 0
  • 高温以后,伴随着台风来临之际,终于下雨让温度降了几度但是还是会热,即使是上班日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也很多,晚上十...
    明风桦阅读 1,911评论 0 1
  • 在日常的交友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学问。很多人因为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往往会在交往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错失许多...
    漫步者说事阅读 3,800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