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孤独,越自由

记得常萍先生讲过王维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她讲这首诗表达了中无人欣赏的寂寞与孤独,花开在涧户,花落在深谷,自然而开,自然而落。生命的本然就是如此。

原以为常萍老师会讲这种自然成长中的悲凉,讲人生而孤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命运困境。常老师确实也这么说了,只是最后她由话锋一转,说出了这首诗的另外一层含义,自由。自在花开,自在花落,涧户无人,孤芳自赏,也是一种难得的自由与洒脱。

往往是越孤独,越自由。越无人关注,越无人在意,也越没有人拘束、控制、要挟,以爱的名义来限制自由。

有句话是这说的,谁不能享受孤独,谁就不是真的热爱自由。

人的孤独感生来就有,现代化也逐渐强化了这一点,走近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容易,走进一个人却变得越来越难。很多时候我们会放大这种悲凉,会觉得人生难耐,懂我的人太少。会在深夜翻来覆去,查遍联系人却难觅一个知音。也会有人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来缓解这种孤独,一时悲凉透底,一时悔恨难加。

其实这何尝不也是人生的另一个好的姿态。

越无人注意,越可以为所欲为。读书看报,写字刻章,寂静无人时刻,来听听内心的声音,它说要有光,于是在黑夜中点亮一盏灯。无人在场,更可以做一些平时难为之事,放浪形骸,饮酒赋诗,像个神经病一样,把平时和人交往虚假的礼仪做派放置一边,孤芳自赏何尝不可,我懂我心,我明白我所想。

自己一个人,便不必强迫自己必须为了另一个人忍痛割爱,多一个人,便要等他一起吃饭,等他吃完收盘子,便要去哪之前先询问,他不爱远足,你便要放弃旅行,他不懂,你就要一点一点劳心劳力地传授,不能一个人骑车,一个人伤神,更可怕的是有很多时候要假装坚强,来把生活支撑下去。

每个人这辈子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得去找自己,去做自己。找到自己,能看到自己的本来面貌,便不会羡慕旁人,也不会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便会自安自得自喜。

其实孤岛又有何妨,黄药师的桃花岛上,碧海潮生,桃花不败,美食美酒,箫声潮声,一座海外孤岛,未必不如临安皇宫。

只是黄药师这般天人一样的人物,也难逃徒弟女儿的各种俗事困扰,最后郭靖黄蓉成亲,他也只好离开桃花岛,另觅归处。

也开始明白了常萍先生,一生不著书,不立说,不评职称,不接受采访,于她而言,未必没有传道解惑济世救人之心,只是万物有度,有所得必有所舍,她早已觅得自己的一座桃花岛,也珍惜这份自由难能可贵,明白自己的内心,便也无所谓大千世界,红尘万千,我心中的便有宇宙的奥妙,又何必非要那些纷纷扰扰。

越能享受孤独,越能明心见性,越能得到自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