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没有气节,还有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气节的缔造者。一部厚重博大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传承。

自古文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胸怀天下,心有气节。屈原“宁赴长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身而浊世之温诟乎”是一种赤诚摅忠的气节;苏武牧羊宁死不屈,节秃不降,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气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赴难是一种凛然不屈的气节;李白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一种不惧权贵的气节;方孝孺“虽灭十族,亦不附乱!”,拒降明成祖是一种舍生取义的气节;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引颈就义是一种守志成仁的气节。

这些杰出文人的气节耀然纸上,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钦佩,为之折服。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历史的脚步走到今天,文人的气节不复存在,文人似乎严重缺钙,少了许多硬骨头的人,变成奴颜媚骨,依附权势之人。

从中国顶级的教育学府,到普通乡村小学,每一个应该由文人或者是文化人掌控的教育圣地,如今充斥着这些环境的不是文人墨客的畅快清谈,而是各种官僚的等级制度。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乡村小学,都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象。这种唯权是图的做法让教育没有了真正的净土,到处充斥着权势与阶层。譬如上级来检查,必定要以上级的指示为标准。至于这个标准是否合理,这些标准对教学是否有用,一概不提,只一味的按照上级的要求去做。至于文人的骨气文人的气节,早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哪里配得上“文人”这个称呼?这样的做法能叫有气节吗?一个文人没有了气节,还有什么?

在学校这样一个教育的净土中,早已没有了文人气节,有的只是跪舔和膜拜,有的只是崇尚权势,有的只是软弱退让。至于其他文人,早已沦落到了权势之下,为争权夺利可以撕破脸皮,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人能叫文人吗?这样的人有气节吗?

或许现在这个时代是没有文人的时代,只有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技术的一类人,这类人不能叫文人,只能叫“知识的搬运工和使用者”,这种人也就不存在气节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突然释然。中国已经没有文人,或是不再对文人抱有希望,自然也不能奢求文人的骨气与气节。

随着传统文化的再次兴起,希望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带动起一批真正的文人学者。淘尽历史长河,有气节的人如繁星点点,遍布历史的每个朝代。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和如今允许日本核辐射区生产的大米进入中国市场的“食肉者”相比,不知道差别有没有日本海沟那么深,我只知道我们的祖先都是有骨气,有气节的人,不会为点滴的私利而放弃原则。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国人的后代,我们应该撑起这个责任,让文人再次回归,做一个有骨气,有气节的堂堂正正的文人,做中国栋梁,撑起中国未来的文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许我以明月永照,许我以细水长流, 许我以无风无雨,许我以有情有义。 寒来暑往,信誓奔流到海不复回; 春去秋来,回忆...
    清水浮萍阅读 1,794评论 0 0
  • 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像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
    ZM_b82c阅读 1,007评论 0 0
  • 太累了 我不喜欢你了 也不想成为你了 有才华不免想多 想多不免矫情 你太矫情了 我觉得一点也不开心 我还是想睡个九...
    阿瞻阅读 845评论 0 0
  • 今天帮老爸下好了小黄车的App,老头准备跟上潮流用共享单车了!要向爸爸学习,勇于接受新事物
    兮兮0225阅读 1,6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