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复利的力量不可小觑

震撼:复利的力量不可小觑

作者:觉者看世界

生态是什么?生态就是产品产生产品;

裂变是什么?裂变就是用户产生用户;

分销是什么?分销就是渠道产生渠道。

为何我们知道的太多,懂得太少,会做就寥寥无几,表达就凤毛麟角,感召就绝无仅有?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

通常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有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有收获、事情由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的、社会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事情可能正好相反,世界的不公平随处可见,你的付出不一定有对应的收获,社会共识也并不是由多数人的意见决定的。

大多数人总想着赚快钱,用最短的时间追求最快速的财富积累,追求过高的回报率。

而真正的智者,追求财富的稳步增长,平衡好回报率和时间,因为一夜暴富很难,但慢慢挣钱容易很多,这就是复利的魔力。

上学时我们也学过复利和单利,那时候可能并没有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步入社会后理财也有了复利;连爱因斯坦都提及过复利:“复利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看来复利不可小觑。

复利之所以必然被收取,无法回避,是因为它源于人类心理的底层: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先甜后苦。

当我们面对两种选择,比如让你选择今天拿100元和明年拿100元时,大家都会选择前者。所以要让人们推迟享受,就需要提供对价,也就是利息。

而之所以复利是利息的本质而不是单利,是因为单利根本不可能实现,假设你去银行存100元钱,为期十年,如果银行告诉你它们是按单利支付利息的,你会选择一年到期,你把本利都拿出来再存一年,如此往复。(所以如果银行在用单利计算时,必然提升利率,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复利)

而将复利的范围扩大,它的本质是做一件事可以导致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可以反过来对这件事加强。不仅仅是投资,工作和生活中的任何事,只要符合这个规律都会产生复利效应。

复制思维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人的一生!成功需要勤奋,更需要复利思维。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印度一国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国王问他有何要求。他说“陛下,请您在围棋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2粒,第三格内给4粒,第四格给8粒,以此类推...”

国王一听,以为这区区赏金,于是满口答应。

结果如果要计算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他要的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

这是复利所产生的巨大价值。

复利思维,不仅仅是财富积累,还可以指导人生,那些数十年如一坚持阅读的人,那些数十年如一坚持锻炼的人,那些数十年如一坚持每天付出一点努力的人,所有他们做的事情,都很平凡,但时间让他们变得不平凡。

所以,当你付出时,回报率不是最重要的,想一想你要怎么做能坚持一辈子,才是最重要的。时间是一位伟大的作者,它带来的回报一定超过你的想象。

先问一个问题:

假设一张0.04m的普通纸张足够大,将其对折,再对折,如此重复对折64次,大概会有多高?

很多人想,一张纸才多厚呀?薄薄的一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折64次,撑死了也就几层楼那么高,10米?20米?这已经算是极限了。

而事实是,如果你算一下的话,一张薄薄的纸,对折64次,其高度166020696万公里,这个长度是什么概念?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才38.4万公里。

这就是复利思维的力量。

事实上,对于“复利”这个概念几乎人尽皆知,就是简单粗暴的“利滚利”。但是,实际运用时,我们绝大多数人会忽略“复利”的作用。我们看不起每天坚持一点点,会带来大改变,不太相信“迟延满足”。

如果你还不能相信的话,再看一个问题:

一片池塘出现了一小块浮萍,它每天增长一倍,预计10天就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多少天能长满一半水面?

答案是第九天。

也就是说,你第九天看的时候,才覆盖池塘的一半,但只需一天时间,就覆盖全部了,听起来魔幻,但事实如此。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复利是以叠加的方式、由量到质的突破。在这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比昨天付出一点点,改变一点点,长期坚持下来,我们可以收获到翻倍的收益。

在现实当中最常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阶段,从小学到中学,再从中学到高中,再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在做好当下的事情,正是由于这种阶段性的提高和坚持,才能享受到复利带来的效应。

复利效应可以应用到学习上,成长上,也可运用到生活上。你知道吗?胖子从来不是一下子变胖的。

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正如一张纸的对折,每一次都是把之前的结果翻倍;

正如滚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大的雪球又能够粘上越来越多的雪,如此不断重复,雪球会大到不可想象;

正如财富的积累,当你有了盈余资金,即使不多,只要能产生盈余,哪怕很低的盈余(例如回报率5%),不断重复,利滚利,长时间下来,也会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这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叫做几何级数增长。

比如说2的二次方是4,2的三次方是8,2的四次方就是16,到了2的七次方就是128。这种增长其实和原子核的聚变非常像,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投资领域就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经济学家用一个公式表达复利效应:(1+r)?

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时间。

当r为正时,例如你每天坚持看半个小时书,也许一天两天,你和别人的差别无法显现出来,但三四十年之后,差异是你想象不到的。

只要r为正,即你在做正确的事,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由于利息的本质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所以在足够长的时间段上,你会发现即使是投资回报率上有一个微小的差异,单利和复利之间也会形成很大的财富差异。

复利效应也验证了一句话:你今天所走得每一步路,都能在将来给你反馈。在运用复利思维时,需要我们拉开时间线,以生意人思维和银行家思维去看待长期变化。

注:生意人思维是指理智看待投入和产出;银行家思维是指格局大小;

想达成目标也好、梦想也罢,都离不开持续性的坚持。复利效应所能给你的,都是你前期坚持努力的结果。

如果说人生是一笔运算,那么有些人在人生中兢兢业业地做加法:1+2+3+4+5···也有些人一生努力争取做乘法,1*2*3*4···

但有些人不仅于此,他们运用复利思维,为自己人生做最大化的乘法,创造人生奇迹,这就是人与人的悬殊差距所在。

你会发现是另外一番景象,生活中处处都是复利思维。金钱、能力、健康、读书、沟通、教育······都有复利的影子,而活得更长,才可能享受到人生的复利。

复利和单利,在初期的时候,差别还不是很大。同样是投资10万元,到第10年的时候,也只是相差5.9万,可是随着时间的拉长,差别越来越大,第50年的时候,单利是60万,而复利是1174万,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复利的神奇之处:在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效果。

复利是指数型增长,好多人说,我本金少,我去定投根本赚不到多少钱啊,但是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的资金就会呈指数增长,但是不开始,永远是0!

大家都知道复利很牛逼,那么影响复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个是本金,本金越多,最终收益越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本金的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大。

第二个因素,影响挺大,就是收益率,一年赚3%和一年赚10%,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本金不多的情况下,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提高自己的收益率了。

第三个因素其实影响更大,就是时间。年复利和每天复利,后者要高很多,迭代的次数越多,复利威力越大,真是恨不得每一秒都在复利。

相信大多数普通人是依赖工资结余进行投资的。而我们年轻时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总想着还有明天,想把一切责任都交给明天的自己。

其实,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限的经历和财富,持续反复的投入到某一个领域,长期坚持若干年,最终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实现财务自由。

有什么财富秘诀吗?

没有,就是很简单的复利思维的运用: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如此而已。

既然按照复利思维的效应,挣钱很容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挣不到钱?

这里有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认为复利的核心在于回报率,但其实复利真正的核心在于时间。

即使年5%的回报率,100年后,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持续做到100年每年5%的回报率?

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没有这个耐心。

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不屑去做;

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动的疯狂举动。

这就是富人和穷人最根本的区别。

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时间追求最快速的财富积累,追求过高的回报率。

高回报率意味着高风险率,被骗、亏空、债台高垒,压死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

真正的智者,追求财富稳步增长,平衡好回报率和时间。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90年代的股票,10年的房地产,17年的比特币和消费升级,未来的区块链和数字经济,这个时代不缺机遇。

只要你用心、有耐心,未必会成为首富 ,但实现普通人的资产增值保值还是不难的。

一夜暴富总是很难的,但慢慢挣钱相对容易很多。

复利的的魔法在漫长的时间中发挥了魔力,如果我们行动时间晚了一点,那么投资回报就会少得多。所以执行力强的人往往会提前行动,争取时间,让复利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复利有正向的影响,也会有反向的影响。

大家可能要问,反向的影响是什么呢?最简单的就是,通货膨胀啊。

我们的资产一直在被通胀吞噬着,还是用最典型的例子来说明,90年代的万元户是有钱人,现在只有一万元就是扶贫对象。

记住:你推迟投资的每一天,通货膨胀都会发挥复利的反向作用,你与别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很多年轻人说,我没钱理财,错!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20岁的100块,和30岁的100块能一样么?20岁的100块可以积累10年的复利,越早开始越轻松。

再拿准备养老金为例;

如果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其实是很轻松的。等到到了40岁,50岁的时候,再想着准备养老金,那就很吃力了。

当然了,也不是说这个时候就不能准备了,这个时候依然是最早开始的时候

创造财富,而不是靠财富自己创造财富,才是获得财富自由的真谛。

人生建议:早期靠本金,后期靠复利。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通常说复利,都想到了投资,想到了数学题,那么复利仅仅体现在投资么?

不,我认为复利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法则,在很多地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可惜,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做难的事情,而不做容易做的事情。

希望你不要这样。

复利思维,可以用来思考人生,而不仅仅是财富积累。

复利的奇迹,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同样有重大的启发。查理·芒格说,要争取每天睡觉前,都比醒来时聪明一点点。这句话太重要了。这是个人成长中的复利效应。

假设现在自己的水平是1,每天进步1%,则1年后:

每天毫无长进的结果:1.00

每天不断进步的结果:1.01^365=37.78

每天退步1%:0.99^365=0.025

第一个算式告诉我们,每天进步1%,一年后就会进步37.78倍。

第二个算式告诉我们,每天退步1%,一年后就几乎归零!

复利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威力都被低估:

1、正复利(持续赢利)增长财富的威力被人们“想当然”、“自以为是”的“常识”所大大低估;

2、负复利(持续亏损或较大亏损)毁灭财富的威力也被人们“想当然”、“自以为是”的“常识”所大大低估。

以上的复利结果同样是震惊的:对于每天努力一点点的人,一年后将比以前的自己优秀38倍;而每天退步的人,将自己的才华消耗殆尽。这说明每天坚持学习,对自己严要求,假以时日,个人能力的进步上将超过自己想象,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会赢在起点,不要小瞧这1%,复利效应告诉我们1%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现在,从1%开始,建立我们人生的复利思维吧。

很多著名人士都有每天固定读书的习惯,曾国藩号称无一日不读书。

但是结合现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我们在知识复利这个领域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深度阅读和泛泛而读,专业领域阅读和事事关心,碎片化阅读无处不在,中间如何平衡时间、精力,达到真正的“知识复利积累”,还需要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筛选、优化,并坚持不懈地去执行。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头条和微信,谁还不关注个几十上百个公众号呢,每天碎片化阅读其实占的时间是非常庞大的,对信息的提炼和粹取、转化为自己知识的比例有多少呢?

打开头条,你看到的都是你关心的,如何实现转化,如何起到持续、正向的收益,对于知识的体系化积累至关重要,要不然都是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上,连“懂得”都没达到,“行动”就更无从谈起。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知识的积累是个单利过程,而思维的训练是个复利的过程。

知识的积累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很明显,比如我们背唐诗一百首会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收获巨大的过程,但是把全唐诗都会背则显得没有那么大的收益,因为从性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同类知识的积累的过程。

会背一百首唐诗推广到背五百首唐诗,带来的乐趣不到五倍那么多。

思维的训练则不太一样,查理芒格在无数的场合强调多元化思维的重要性,一种思维和另外一种思维可以说都是互相促进的,而一个知识点和另外一个知识点,有时候是冲突的。

董卿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

在复利思维中,临界点往往在区分这个世界的平庸者和伟大者。

所谓知识复利,就是新知识不断成为下一次思考素材的积累,从而让知识能够不断以“复利”速度快速迭代。

所以,找到一块固定的阵地,去深耕细作,稳扎稳打,跟着大趋势去扎扎实实的修炼自己的武功,等待复利效应,厚积薄发,财富反而来的一点都不慢。但是,如果连一块固定的阵地都没有,却在说慢就是快的话,那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如果把智慧分成三个层次:取势、明道、优术,中国人研究的最多的就是取势,而取势的决策次数太少不容易形成思维习惯。

我们的每一次饮食,每一次锻炼,每一个与健康有关的选择,其实都是加在我们身体健康上的复利因子,有正的,也有负的。

每天锻炼半小时(形式并不重要,跑步、keep、骑车、健身房),1个月、2个月都看不出来多大变化,但是1年、2年、10年、30年之后,身体状况的差别是巨大的。

复利有什么特点?就是最开始毫无声息,后面就爆发了。

每一次熬夜,每一次不按时吃饭,每一次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都将影响着健康的复利。

连续40年没有生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做到这样,难吗?

我一开始以为,难。

如果让我做到连续1年不生病,可能还可以,但连续40年不生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

难,真的很难。

我也曾经抽烟喝酒,每天应酬,生活很没规律,大腹便便,后来爱上了健身,每天估计至少运动个两小时,1年时间,体重直线下降50公斤,无反弹,至今保持,跟健身教练都快有的一拼了;以前我也是每天找借口(辅导孩子时间多、工作内容多之类)。逃避运动的阶段,跟复利的稳定收益率相对应的,持续的正向锻炼很关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或者损耗掉了。

健康也是有复利的,你今天多锻炼20分钟,身体就能得到一分的锻炼,反过来就能促进你明天的工作和锻炼。

其实要身体健康真的不难,一日三餐正常吃,别熬夜,作息规律,每天坚持慢跑和锻炼半小时,难吗?

不难,用点心都能做到。

一直坚持,身体就会给你回报。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支撑点,承上父母大家庭,启下子女人生教育。夫妻关系的稳定、和谐也是要靠持续、长久的正向复利去不断推动。

但自古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很多的夫妻关系都在日常琐碎的不如意中慢慢消磨殆尽(最新统计全国的离婚率已经连续上升7年达到了38%,北京达到了48.3%);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发生问题之后一起想办法解决,不推卸、不抱怨,每次的坎坷都转化为感情深化的正向推动(收益率为正),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效应也会显现。

人脉也是一个复利模型,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

职场上有一个说法,叫做“情感银行”。

今天,你损害了一个朋友的利益,就是从“情感银行”中取了钱;

今天,你和朋友合作共赢,即是往“情感银行”中存了钱。

“情感银行”其实就是你的人脉资源,一个人“情感银行”中的存储越多,意味着人脉资源越丰富。

简单来说,一个天天需要麻烦同事的人,和一个天天能给同事带来帮助的人,在公司同事群中留下的形象一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微笑原则”:每天早上上班,对每一个同事微笑,一年后,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你的微笑所传递之人,又会把对你的好印象扩散出去,并在行为上反馈给你。

例如,在与你共事时更加积极,对你的工作更加包容等等,这些反馈会促使你更喜欢微笑待人。

人脉复利的最终回报是,你将会在人群中拥有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每当有人提起你,立刻会有人附和说:“他可真不错啊!”

富人织关系网,穷人织人情网。富人的观念是人脉就是钱脉,善于织就关系网打造自己的人脉银行。而穷人织就的只是人情网,并不能给自己带来钱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领域才是复利思维最适用的。每个家长对于教育理念、教育成功的标准都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不去讨论优劣。

但是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理念,也许在过程中,方向和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不断调整,但持之以恒的投入是家长和孩子享受成长过程、通向幸福历程的必由之路,这个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

那我们来看复利思维最关键的点是什么呢,第一是目标,第二是自律和坚持,第三是别盲目相信勤奋的力量。

目标的制定因人而异,自律和坚持却是大同小异,自律和坚持的前期大部分都是很兴奋,豪情万丈,到中期就会异常痛苦,因为走出舒适区,改变原有模式是非常艰难的,后期才会变成一种享受,融入生活方式。绝大多数人都到不了后期就停了。

所以说自律与耐心是达成复利成长的法门,低复利、多年份是稳健致富的方法。

不过要达成此目标,你必须严于自律,持之以恒。你必须自我约束,才能存下金钱用于投资;你必须坚持到底,才能聚细水为洪流;你必须富有智慧,才会懂得以小本致富需要时间老人的帮助。

以低复利累积财富的过程起先很沉闷,沉闷期通常长达7-8年。

自此之后,复利累积过程将变得非常有吸引力甚至有刺激力。

有的人说,我已经晚了,怎么办呢?那就要想办法利用复利来缩短差距。

真正的智者,追求稳健增长,更看重长期性的时间,而不是短时间的回报率。

人通常都看不起,或者不在意微小的进步,其实,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才能给你想要的未来。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什么一步登天,所有的成就都是复利的力量,我相信复利的力量,也相信投资的必要性。

复利的人生,更看重有生活质量的人生,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走得长远。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

那些数十年如一坚持阅读的人,那些数十年如一坚持锻炼的人,那些数十年如一坚持每天出门精装打扮的人,那些数十年如一坚持每天认识一个陌生人的人......

所有他们做的事情,都不伟大,都很平凡,都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因其坚持,时间让他们变得伟大。

当你付出时,回报率不是最重要的,想一想你要怎么做能坚持一辈子,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是一位伟大的作者,它带来的回报一定超过你的想象。

最后送一句话给大家: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所有的这些复利,就化成了我们的日常。

把复利,当做人生的一种慢节奏。

这样的复利,也许很笨拙,不聪明,

但有人已经走得如此完美,如此华丽。

喜欢的,就跟随······

有人说: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方法。而这句话换而言之:时间才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方法。所以,到底是时间的朋友,还是时间的敌人,主要是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0年1月29日星期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一个职业人士,姑娘外出上课,家里只有老妈。每天老妈做好饭等我下班,吃了饭,老妈准会说:就几个碗,快睡觉...
    香草弥漫的星空阅读 296评论 4 9
  • 华三川红楼梦册页欣赏 华三川,浙江镇海人,现当代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曾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少...
    书画作品交流阅读 647评论 0 3
  • 作为一个程序猿,跳槽,那是比较正常滴,最近在准备裸辞,把面试过程中问到的面试题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找到一个理...
    sendSnow阅读 371评论 0 3
  • 104/365 记录:最近又让我抓住一个成长的机会,那就是充实的放了两天配件兼SA,真的累的够呛,白天接待客户,晚...
    高坛阅读 418评论 0 0
  • 今天给大家简单结束一下水席。 来洛阳必吃水席,洛阳的特色菜,想当年,可是武则天吃过的。 水席起源 “水席”起源于洛...
    我不_ebf7阅读 58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