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奔波一年,
回家如客人般吃上几顿饭,
待了个数天,
还一大半时间是在亲友家串门……
之后收拾行李,
又是一年在外,
留给家人的记忆都在手机。
我是在儿子两岁多的时候留意这个问题,
那年事情比较多回家较晚,
忙碌中接了个电话,
儿子只说了句“爸爸哪天回?”
眼眶便有些发酸,
忍不住想把手头的事都先放下,
收拾行李就往家赶。
忙完所有,回到家中见到儿子
他却在躲闪,
问他爸爸在哪,
他说爸爸在手机里。
我对着懵懂的孩子陷入沉思……
拒绝很多无效应酬,
宁可在家随意小炒几个菜,
哪怕只是帮母亲减轻一两天的负担。
或者陪母亲在菜地里周转,
父亲在边上有意无意的打个转。
陪着孩子戏耍一下,
哪怕显得人很幼稚。
妻子递过来的画笔,
为女儿画上一幅略显粗糙的填色粗胚,
笑看儿子吃醋后歪着的嘴。
从某天起明白,
陪伴便是在这些点滴,
错过的风景,
可以重新回去也已经不在。
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