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个设计模式-1.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的本质是控制实例的数量。

一、单例模式的定义: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二、应用场景

比如系统中需要一个类来读取properties文件中的配置,你可以创建一个类,在需要读取某项配置时new一个实例出来,但由于配置文件里的内容是一样的,系统中就就会存在多个的实例,配置文件内容少还好,如果多的话,会造成资源浪费。

此时,就需要使用到单例模式,来保证系统中最多只有一份用于读取配置文件的类。

三、单例模式的实现

3.1 饿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1 {

    // 创建静态的成员变量,java虚拟机在初始化时创建Singleton1的实例
    private final static Singleton1 INSTANCE = new Singleton1();
    
    //  标志位,用来防止外部通过反射创建对象实例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false;

    // 私有化构造方法,防止外部通过new来创建实例
    private Singleton1() {
        
        if(!flag) {
            flag = true;
        } els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The Singleton1 instance is already exist!");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1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写法,但是却存在一个问题:程序一启动就会创建一个Singleton1实例,无论有没有用到它。

3.2 懒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2 {

    // 初始化为空值,在后面需要的时候再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2 instance = null;

    //  标志位,用来防止外部通过反射创建对象实例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false;

    // 私有化构造方法,防止外部通过new来创建实例
    private Singleton2() {

        if(!flag) {
            flag = true;
        } els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The Singleton2 instance is already exist!");
        }
    }

    // 返回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2 getInstance() {

        // 如果实例为空,则创建
        if(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2();
        }

        return instance;
    }
}

这种写法通过延时加载来解决上面的问题,在单线程系统中没有问题,但是在多线程并发访问时,则会有可能出现问题,下面做个实验来说明:

客户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i < 100;i++) {
            new Thread(() -> {

                // 打印获取到的单例实例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2.getInstance());

            }).start();
        }
    }
}

打印结果:

可以看出,Singleton2的实例已经被其他线程创建出来了,但后面的线程依然在尝试创建实例。

原因是,当前面有线程进入到了if(null == instance)后,cpu转头去执行别的任务,而其他线程同时也进了这个判断,并且创建了实例。等前面先进入的线程缓过神来后,会继续往下执行new操作(此时实例已经被创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3.3 懒汉模式-改进1

public class Singleton2 {

    // 初始化为空值,在后面需要的时候再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2 instance = null;

    //  标志位,用来防止外部通过反射创建对象实例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false;

    // 私有化构造方法,防止外部通过new来创建实例
    private Singleton2() {

        if(!flag) {
            flag = true;
        } els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The Singleton2 instance is already exist!");
        }
    }

    // 返回实例,给方法加锁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2 getInstance() {

        // 如果实例为空,则创建
        if(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2();
        }

        return instance;
    }
}

给getInstance()方法加锁,可以有效地解决3.2中的并发问题,但带来新的问题:不管实例有没有被创建,每个线程过来时都要锁一次,在高并发的场景中,非常影响性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3.4 懒汉模式-改进2

public class Singleton4 {

    // 初始化为空值,在后面需要的时候再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4 instance = null;

    //  标志位,用来防止外部通过反射创建对象实例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false;

    // 私有化构造方法,防止外部通过new来创建实例
    private Singleton4() {

        if(!flag) {
            flag = true;
        } els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The Singleton4 instance is already exist!");
        }
    }

    // 返回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4 getInstance() {

        // 先判断实例是否为空,为空时才进入判断
        if(null == instance) {

            synchronized (Singleton4.class) {

                // 再次判断,不存在时才真正地创建
                if(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4();
                }
            }
        }

        return instance;
    }
}

采用双重判断,避免了线程不必要地进入同步代码块。

3.5 静态内部类

public class Singleton5 {

    //  标志位,用来防止外部通过反射创建对象实例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false;

    // 私有化构造方法,防止外部通过new来创建实例
    private Singleton5() {

        if(!flag) {
            flag = true;
        } els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The Singleton5 instance is already exist!");
        }
    }

    // 返回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5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Holder.INSTANCE;
    }

    // 静态内部类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Holder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5 INSTANCE = new Singleton5();
    }
}

使用静态内部类实现时,只有当调用getInstance时,才会导致类SingleHolder类被初始化,并由虚拟机来保证它的线程安全性。

它的优势在于,getInstance()没有被同步,实现延迟初始化,而没有增加任何成本。

3.6 枚举

public enum Singleton6 {

    INSTANC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the singleton of enum");
    }
}

使用枚举来实现单例控制更加简洁,由JVM提供保障,绝对防止多次实例化,是简洁、高效、安全的一种单例实现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