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李卫,字又玠,江苏徐州丰县,十几岁丧父,少好习武,并学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卫家道富足,以捐资而成为国子监生。雍正十年(1732年),李卫被任命为直隶总督,至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任期约为6年。这也就是说,‘李卫当官’在保定府(总督衙门设在保定),直至病逝总计约为6年时间。
李卫清廉勤政不追求个人名利,痛恨贪官污吏,理政办案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在任期间其下属官员们生怕惹恼他。因此也得到了官场和民众的一致好评。这期间也得到雍正皇帝对他的赞美,他回答说“都是皇上教导得好,我就是个跑腿的”。“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勾(狗)腿子”,据说,这句保定坊间的俏皮话,就是针对李卫说的。
传闻李卫,自幼文化水平不高,买官上位,是个“草根”官员。其实李卫很重视教育工作,他在保定期间“兴办教育”,主导创建了莲池书院(今保定莲池书院),选址于古莲花池畔,并规划建设南园作为学子研习场所。后来,“莲池书院”成为了直隶省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伴随发展,历史上莲池书院曾经是“中国北方最高学府”。直到1903年停办,先后存在长达170年之久。“莲池有名,是因为有莲池书院,莲池书院当时在全国是很著名的。”这是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
李卫去世后,直隶保定府的老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自发为他修建祠堂。保定西大街的 “李公祠” 就是这期间建成的。另外,保定市西大街的 “李记包子铺” 依然生意兴隆,店主自称是李卫后裔,坚持用 “良心馅” 做包子。据说还有“李记驴肉火烧”等等,总之这些坊间行为,都是来自‘民间的怀念’,或许这是对‘李卫一生’最正面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