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鼓励方式

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你正在做家务,孩子跑过来问你“妈妈,看我画的画。”你夸赞了这幅画。过了一会儿,跑来问“妈妈,我可以吃零食吗?”再过一会,又跑来了“妈妈,我可以听故事吗?”“妈妈,我们周末去哪里玩?”“妈妈,花盆里有一只蚂蚁?”…….开始你还会耐心的跟他讲,后面忙得焦头烂额的你忍不住了,说“你就不能自己安静的玩一会吗?妈妈正忙着了!”孩子委屈的“哦”了一声,走到一边安静了下来,有时候就哇哇的哭了起来。

其实这个时候啊,孩子是在寻求妈妈的关注,有时是他感觉无聊了,有时是他想跟妈妈分享,还有的孩子是要妈妈无时无刻的关注,他才有归属感与安全感。以前的我会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需求,但是偶尔的也会被点爆。学习了《正面管教》以后,我才知道应对孩子的“寻求过度关注”还可以有其它的鼓励方式。

书中介绍的方式如下:

1、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在教室里,给他们分派一项能给他们积极关注的任务;在家里,给孩子一项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给孩子一个秒表,你打电话时让孩子替你计时。

2、 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情。(一个满怀的拥抱常常很有趣)

3、 设定特别时光的时间表,定期陪孩子。在学校里,偶尔陪孩子几分钟就够了。

4、用会意的一笑让孩子明白你不会被纠缠于此,然后说“我期待着六点钟的特别时光。”

5、 约定一些无言的信号:把手放在胸口上表示“我爱你”,用手捂住耳朵表示等孩子不哼唧了你就会听他说话。

6、  避免给孩子特别的服侍。

7、  给予孩子安慰,表达你对他的信任。(我爱你,我知道你会自己处理好的)

8、  不要管孩子的行为,要以关切的方式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继续你和孩子的对话。(不管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不管孩子)

9、在大家都愉快的时候,花时间训练孩子,用角色扮演来向孩子演示其他行为方式,比如使用语言而不是哼哼唧唧。

10、闭上嘴,采取行动。比如,停止哄劝,从沙发上站起来,拉住孩子的手,把她带到洗漱间去刷牙。你不妨扰扰他的胳肢窝,既保持你的态度坚定,又增添点乐趣。

11、 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现在面对孩子一遍遍的黏人行为,我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蹲下来抱着他说“妈妈正在忙,大概要一个小时,这期间你要自己玩如果想妈妈了就过来看看妈妈。妈妈忙完了,就陪你看书。”孩子亲亲妈妈愉快的去一边玩了,过一会轻轻的走过来探头看看妈妈。晚上洗漱时间,洗澡,穿衣,刷牙,都得妈妈来,不要爸爸。有时我在忙,会抱着孩子说“妈妈知道你越来越能干了,会自己洗澡刷牙的,如果需要帮助就叫爸爸,妈妈正在忙。”孩子自己洗完澡穿好衣服去刷牙了。

孩子想获得父母的关注,这没有错。想要过度关注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用建设性的方式来获得关注,让他们慢慢的长大,学会独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