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了“小偷”怎么办?

        暑期开始,当这本儿李振西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阅读它。翻开目录,一共39章,我第一眼就看到了第31条:班里有了“小偷”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但仍旧迷茫的问题。。

        别看我当班主任十来年,但是我最害怕的就是这种问题,班级班里有了小偷怎么办?往往有了“小偷”之后,说实话我这个人束手无策,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像警察一样去破案吧,又找不到最后的“犯罪嫌疑人”,好像每个人都有不在场的理由;旁敲侧击去“诈”吧,又害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时候,就感觉自己特别的无能。不管吧,又害怕小孩养成这种坏习惯了;管吧,又不知道该如何通过班会或其他的形式,对那个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于是,这本《给教师的36条建议》就成了我的“大救星”。

        我发现这本书里的每一条建议,都不是理论上的说教,而是李镇西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生涯,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给每个老师实实在在的、可以操作的、可以借鉴的建议,第31章更是。李镇西老师慢慢摸索出的一些处理原则,我觉得特别的实在:第一,不能伤害犯错误同学的自尊心;第二,不能大张旗鼓地搜查,那样的话,即使搜出来,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第三,是否能够破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因此必须在全班进行教育,但又不能因为一个同学犯错误而兴师动众批评全班同学;第四,教育过程一定要自然而且进入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列举了一个他曾经经历的班费丢失的案例。在这个事情的处理上,我觉得有几点做的特别好:一、以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让这个拿钱的孩子回了家(让他不在场,避免尴尬,伤人自尊)。并跟其他孩子们交代说,这个孩子因生病不能来校。在班会的最后,李镇西老师又发动全体的学生,给这个回家的孩子写一封慰问信。通过这种方式撞击拿钱孩子的心灵,让他知道同学们对他的好,让他的心灵顿时受到了折磨,这就是教育应该有的效果。第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班会一开始,先给班级营造“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样一个班级氛围,然后告诉同学们这么多的班费丢失的事实,再给孩子们讲述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悲惨世界》的故事、朗读往届学生的一封忏悔信,最后告诉孩子们:人们从生活中这同一源泉里攫取的不同东西,将决定“谁生活的更美好”。让教育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进入到孩子的心灵。

        通过这个案例,我知道了我们班主任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应该纠结在如何“破案”上,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整个集体的教育上。应巧妙自然地抓住突然发生的失窃事件,对学生进行必然的教育,把它当做一次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入耳入脑、震撼人心的教育。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李镇西 第1章 序言 我不过是一个大班主任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
    梦幻天堂晓阅读 8,478评论 0 13
  • 这小班刚结束,家长们见面了,就会问:“你娃准备上哪个小学?” 上哪个小学呢?我把附近的小学挨个数了一遍。我住的这一...
    红蕖千娇阅读 5,719评论 49 31
  • 做清心时关注到心的时候,怎么心感觉一阵阵紧缩,心好像有很多的委屈。说不出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感觉心疼。之后的练...
    春雨_373c阅读 891评论 0 0
  • 周反思: 日历: 暂时还停留在手机日历,准备本周一个叶老师推荐的日历事件推荐app进行管理日程。 清单: 清单列表...
    Annasun0451阅读 2,047评论 0 2
  • 一、何为断舍离? 断就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就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 离即是脱离对物...
    马丹a阅读 2,9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