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面对“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织密责任网、筑牢防护堤、激活行动力,才能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压实如磐,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护网
防汛工作,责任是“压舱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需拧紧责任链条,将防汛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深入河道堤坝、低洼片区、地质灾害点等关键部位,排查隐患、调度资源;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水利部门紧盯水库水位、河道行洪,气象部门强化监测预警,应急部门备足防汛物资,形成“一盘棋”作战格局。尤其对易涝点、老旧小区、山区村落等薄弱环节,要建立“一对一”包联机制,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责任压实一分,安全就多一分,唯有让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抓,才能筑牢防汛的“责任堤坝”。
预防准备在前,筑牢“有备无患、有患能防”的安全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汛工作的关键在于“防”字当头。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既做足“雨前准备”,也备好“雨中应对”,更谋好“雨后重建”。一方面,要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对水库、堤防、排涝泵站等水利工程开展“拉网式”检查,及时修补堤坝裂缝、疏通淤积河道,确保“硬件”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另一方面,要备足防汛物资,足额储备编织袋、抽水泵、救生衣等应急器材,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同时,要完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降雨强度、不同灾害类型制定详细处置方案,定期开展实战演练,让干部群众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场所,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应急响应迅速,激活“闻汛而动、向险而行”的行动力
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水,必须以最快速度响应、最实举措应对。气象部门要提升预报精准度,缩短预警“时间差”,让群众提前做好避险准备;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帮助群众转移物资、撤离险境,尤其要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救援队伍要保持战备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集结、奔赴一线,开展抢险救灾、道路疏通、电力抢修等工作,全力降低灾害损失。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唯有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干群同心”的强大合力,才能在汛情面前站稳脚跟、赢得主动。
防汛工作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当前,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容不得丝毫松懈。让我们以责任为笔、以行动为墨,在防汛一线书写担当与奉献,用坚实的“防护网”“安全堤”“行动力”守护万家灯火,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