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无疑是作为产品经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摆脱的,相信每个产品经理都有自己的一套需求分析的方法,去确定需求的真伪、优先级及最终的方案。
在近期阅读了一本书—《影响地图:让软件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其中提到的影响地图,给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来进行需求(目标)的分析,是一种可协作、可视化、快速的思维分析模式。
在书中,提到,通过以下四个问题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Why?
也就是目标、需求。我们需要发现最真实的好的目标。
什么叫真实的目标?很多时候,目标或者需求,只存在于发起人的意识形态深处,没有很好地清晰表达出来,导致无法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举个栗子,那个著名的需求收集的例子中—“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是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用户的需求或者目标是什么?难道是一匹更快的马吗?其实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是更快速的到达目的地,更快的马只是用户给你提出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按照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实际工作中,产品经理经常会得到这样的需求,比如:“我要在某个页面增加个按钮“、“我要多展示内容”…其实这并不是需求,而是解决方案。
“你为什么要多展示内容?”
“因为有内容未很好的展示给用户,导致了投诉”
“那我调整一下展示的内容可以吗?”
“可以”
从上述的对话发现,并不是要多展示内容,而是当前内容展示不合理,需要调整。
什么是好的目标呢?在书中提到了一个SMART理论,也就是Specific(明确)、Measurable(可度量)、Action-oriented(面向行动)、Realistic(现实)、Timely(有时限的)。
举个栗子,比如作为产品经理经常会收到这样的需求,我们的某个页面转化率太低了,需要提高一下。这就并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因为它缺乏可度量和时限性。假设当前为2%的转化,提到到3%是好还是5%是好,无法评估,又或者1个月提高到3%,还是3个月提高到3%,都没有提到。
如果是好的目标,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计划6月份将订单量提升到1000单。拿到这样的目标,就可以很清晰的知道目标,它是可度量的,也有时限的,同时它是现实的,也就是可以做到的,很明确,而且是面向行动的,我们要实现它。
Who?
用户或者角色。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就是这么目标会影响到谁?
书中提到了三种角色:
1)主要角色:实现目标的人;
2)次要角色:服务提供者;
3)场外角色:有利益涉及但不直接的人;
还是举刚才的栗子:我们计划6月份将订单量提升到1000单。那主要角色就是用户,用户进行下单,实现目标;次要角色就是供应商、运营人员,运营人员要满足处理1000单的能力;场外角色:客服,尽管有利益涉及,比如会增加电话量,但无法直接影响订单量的提升。
How?
方式,为了达到目标,我们根据用户/角色,需要用怎么样的方式来完成。
还是举刚才的栗子:我们计划6月份将订单量提升到1000单。用户的角度,我们可以促销、宣传等;运营人员,我们要增加自动化、增加人员等;客服我们要告知、准备等。
What?
做法,基于方式,提出的做法。
还是那个例子,用户的促销,我们可以满减活动、发放优惠券、降价等;宣传比如我们可以进行广告投放等;我们会根据方式,提供多种做法,以此来实现目标。
通过以上的4个问题,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得到上面的思维导图,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根据角色/用户的不同,整理了很多的方式、做法,用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评定优先级
目标(需求)已经根据3W1H的方式,进行了需求分析,那在获得的那么多的方式方法中,如何去评定优先级呢?
核心的观点是要让发起方对影响—而不是对交付内容—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里提到的就是对影响,也就是从影响出发,去确定最终的优先级,而往往是从交付内容上进行评定。
如果按照事件的四象限进行评定的话,也就是首先是紧急且重要,然后是重要不紧急,然后是紧急不重要,最后是不紧急不重要的。
对于功能或者需求来讲,就是必须要有的、差异化的功能是最重要的,而均衡性或者线性的功能,则其次,惊醒的、无合作、无关痛痒的则最后。
比如上图中,红色的部分,确定为优先级最高的,蓝色的部分因为一般的,灰色的部分为最低的。通过颜色的区分,可以明显的感知到优先级的不同。
总结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况影响地图,那就是“某人可以用某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某个目标”。
通过线性化、思维导图的方式,让我们将目标、角色、方式、方法进行分拆,从而更清晰的对目标,或者是需求进行分析,更能够了解目标、需求的影响范围,从而确定最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