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炎炎夏日到秋高气爽,我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素养提升班课程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两个月的网上学习,从微信小程序的创新应用案例到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到教学PPT的设计与制作,到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学习类的APP的教学运用,项目式学习(PBL)设计,让我们见证了在唐晓勇校长带领下,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信息技术素养的创新与变革,也给我们带来一桌丰盛的营养大餐!
通过网上学习信息技术提升课程,让我在信息技术作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朱思思老师这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作用!
朱老师讲解了思维导图的分类及应用,运用思维导图的好处:1.知识归纳,2.思维发散,3.逻辑梳理,4.写作,5.阅读,6.合作探究,7.习惯培养。
第一次运用思维导图做练习,会有很多不足之处,以“春天”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望老师给予帮助!
本周学习了钟文秒老师的项目式学习PBL设计,通过学习了解到什么是项目式学习,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钟老师通过一段视频,让我们观察项目式学习中老师做了什么?学生做了什么?通过PBL案例拆解目标,了解知识目标,学科目标,素养目标。重点讲解了项目式学习特征及流程,特征具有情境性,真实性等,项目流程包括项目启动,框架构建,项目执行,成果展示。钟老师用学校项目课程“美丽中国”,具体讲解项目式课程,通过自身参与通俗易懂的让我们了解什么是项目式学习,怎样进行项目式学习。
通过学习我做了一个PBL项目设计作业,以音乐课《我们心中的新疆维吾尔族》为内容,准备阶段:选择项目,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教师介绍项目,如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服饰特点,歌曲特点,舞蹈特点,气候特点等,教师指导学生选择,采用小组分工,讨论指定计划,教师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实施阶段:课前每小组成员先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新疆维吾尔族的特点,教师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指导,监督进度,小组集体协作完成任务,教师提供个别帮助。总结阶段: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小组汇报成果,经验交流,评价方式有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教师组织活动,给予准确点评!
每一次学习,我都会感觉到自己在信息素养上的不足,得到良师的指导,我在信息技术上的运用,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提升,我会把学习上的点滴积累,用到教育教学上,与信息技术共同成长,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