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每年都在制定目标,但是每次都完成得不好。在人生的第24个年头,读过一些书,经历一些事后,我思考了一下其中的缘由。
第一,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总是很光鲜亮丽,总要涉及方方面面,希望得到从头到脚的改变。
但是我没有精力和毅力和能力去同时执行那么多任务,也不能同时做得都很好,而这又会导致我的焦虑和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制定很多目标——很多做不到——补充新的目标——更多做不到——无休止地制定目标——无休止的失望。
第二,我的目标都太伟大,在相当短的时间实现非常大的提升,我没有估计自己的能力,没有考量现实的变化,以为自己可以匀速直线地前进。
可是当我遇到突发事件,偷懒小人的操纵,亲戚朋友的邀约,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完成任务,那么未完成任务积累起来,都在告诉我:你能力不行,你不行!我就会想:为什么我这么没用?为什么?
第三,当我的目标受到时间,空间,工具,技术等限制时,我会以这些障碍为借口,告诉自己:不是我不想做,是现实限制了我。这样的限制多了,我就觉得这项目标已经不完整,不值得再去努力。那么目标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停留在我的本子上,而不会发生任何积极变化。
曾经的我很死板,认为事情必须以某一种方式,某一种要求,某一种条件去完成。可是我大学期间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好像不知道什么叫束缚。遇到任何问题,这个方法解决不了,就用另一种方法,她一次又一次地用行动证明毛主席的名言——“方法总比困难多!”任何麻烦对于她都是好玩的事情,都是值得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开心一刻的。
现在的我有时候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第一秒会苦恼,可是下一秒我就会想:能不能那样做呢?为什么我一定要这样做?
就像我要求自己背单词,如果时间来不及,我能不能降低单词量先打卡呢?因为保持每天背单词的习惯总比让自己厌恶过度背单词好。
就像我要求自己每天从某个网站找灵感写文章练手,如果我实在无法找到灵感,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先写一篇呢?因为写出来总比为了追求灵感却什么也不写好。
就像我想模仿别人做出美美的时间轴手帐,可是我实在没有设计感和美感,能不能先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去规划一天的任务呢?因为时间轴手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实现目标而不是看起来很漂亮。
“结果定义方式。”
“只是大家碰巧考上了重点学校,就都以为自己的方法是无比正确的。”
这两句话最近常常让我思索回味。很多时候,我们说话,做事都是为了某个结果,那么在不违法不违规的前提下,只要结果如愿以偿,我们采取的方式又有何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很多人,反正肯定包括我,常常因为别人的看法和世俗的偏见而保持传统做法,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很愚蠢粗鲁低下。
不要给自己设限。我们是灵活的,圆润的,不是直直的棱角。很多公众号在鼓吹“勿忘初心,不要让世界抹去你的棱角”,我觉得很多时候这简直就是在放鸡屁。
首先,棱角一定是对的吗?棱角有时候是你的固执和偏见。然后,勿忘初心就代表什么也不改变?初心要跟着时代和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让初心得到支持和完善。面对任何带有情绪刺激的文章,先激动一下,然后冷静思考,这种说法合理吗?是否全部合理?不合理之处是什么?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结果最重要,方法找得到。
跳出框架,自由发挥,放飞自我,坚持才是胜利✌
第四更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