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我报了儿童心理学博士陈忻老师的“从心理解孩子”的课程,跟随老师学习一年的时间。初期,老师讲了一个理念:把孩子看做整体性。
把孩子看做是一整棵树,请不要只关注某一个枝丫,尽全力去修剪那一棵枝丫,这样反而会伤害了孩子
经常会被一些家长,问及到:我家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我家孩子太内向,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怎么办?我家孩子太任性,总是喜欢做他喜欢做的事,别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问及这样的问题时,看着家长着急 焦虑的神情,我一般给出的方案:一边是安慰家长,一边是给家长 1 2 3条建议,告诉家长怎么去做。
结果怎样呢?效果不太好,有的说还没有实行,有的说不适合他们家的方式,当然有的说帮助很大,可是总体来说效果远不及自己想象的理想。
尽管,当时我知道,关于孩子养育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也没有一个万能的工具,现在我发现,要提出建议之前,我最因该传达给家长的是要家长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当有着这种勇气,转变了之前的心态、改变了信念,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实方法他们自然会根据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出来。
前几天,北方的天气已经开始渐冷了,别家的小朋友早就穿上了厚厚的棉裤。而我家孩子执意要穿的裤子却是单裤子。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裤子,尽管作为家长,我会有很多担心。但从整体看待,这个时候的小朋友都是需要从一些事件中获取能力感的,所以我没有在强求,尊重他的想法。我也知道,他再小,他也是人,也是有感觉的。两天之后,他对我说,妈妈,我的屁股快要结冰了。我笑了笑说“那晚上,你自己去找一下适合你穿的裤子吧”。
没有嘲笑,没有指责,就是很平静的的通过一件件生活小事件去尊重到他的想法、决定,让他从中自己去体会成功与失败,并开始对自己有一些信息,对于新事物的接触,充满好奇。长大后,即使遇到困难,他也知道,他会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通过埋怨、栽赃来逃避责任。
养育孩子要抓大放小,切记不要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在孩子刚出生时,我想每个家长在心中都默默的给自己一个承诺:把孩子好好养育长大成人。而这个“好好养”是不是就是面面俱到,处处考虑周到,并帮孩子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通过一个事件来分析一下。
我家孩子今年6岁,上大班。在刚上幼儿园之前,家里的老人就给与的评价:胆小,不爱和小朋友玩。姥姥甚至给予的期望:宁愿做个小地痞,也不想让他受欺负。这会不会是隔代养育中老人统一的想法啊。
我是个粗大条的家长,我没有对这一点过多的在乎,心里知道:依据孩子2-3岁年龄看,小孩子的这种状态很正常,刚刚从我们家长手中撒手,学会了走路 去见世界,这个时候就指望他一出去就能打出一片天来,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所以孩子上了幼儿园,一年后,自己有了他认为的好朋友,并性格也开朗了一些,家里老人又开始焦虑了:别人家孩子放学都和门卫大爷打招呼,这孩子从来也不说。我这粗条的妈妈,还是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问及此事,这就好比,我现在都这么大了,遇到那些大叔大姨们,。我也不想叫,就是随自己的心情啊,即使叫,我还要考虑辈分的称呼,实在有些伤脑。
现在上了大班了,孩子开朗了,可以说是一个话痨了;有了1-2好朋友,还经常带着好吃的去分享给朋友;每天上学放学,大声的和门卫大叔打招呼。
我没有努力的去修剪孩子的性格 打招呼 分享 玩耍能单个小事件的问题,而是在家中,我们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尊重他的情绪 对于他的想法我们会真诚的说出我们的想法 同时也是鼓励他的行为 告诉他,爸爸妈妈有多爱他,并经常陪伴他玩游戏 讲故事。
这些事情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当孩子内心充满了爱 自信 能力感 自主感的同时,其他那些枝丫自然也开始修正。
孩子社交问题,我们家长要做的很多事情,遇到很多问题,那我们先来遵循这三点,相信坚持去做,就一定会帮你解决很多苦恼!
培养孩子的自主感
培养孩子的能力感
创建良好的家庭气氛
每个孩子都是天上的天使,选中了我们,作为我们的孩子,同时也是送给我们最大的礼物,作为父母,我们能回馈给孩子的,如果只有单项选择:
那就是无条件的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