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江西金溪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没有让他继续学习,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以仲永为例,强调了后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课文是原文的节选,原文结尾还有一段: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大意是: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王安石的这段点评,道出了他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希望世人以仲永为鉴,重视后天教育。神童不继续学习,结局尚且如此;智质不如他的普通人,假如再不接受进一步的教育,那结局就更不用说了。
由此,我们自然而然想到另一篇课文《为学》,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那是清代学者彭端淑写给他的子侄辈们的家训。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清代乾嘉时期,当时学者潜心问学、治学严谨,形成一代学风;而作者同族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69人之众),但在当时却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此文,以教育他的子侄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课文在节选时,略去了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话: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大意是:
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彭端淑想要告诉子侄的是:自恃聪明而不学者必败,愚庸者如能勤奋学习则必有成就。他在文中强调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摆脱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对于不同天资的人都有勉励的作用。
将《伤仲永》与《为学一首示子侄》两篇文章联系起来进行阅读,自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王安石和彭端淑都力图告诉世人,先天聪明与否不是决定一个人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只有后天勤奋努力、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最终学有所成。
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现实生活中作者耳闻目睹的一个真实生动的事例得出结论,后者借助蜀鄙二僧的故事来表现中心。《伤仲永》与《为学一首示子侄》,两篇文章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安石和彭端淑,两位身处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学家,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文字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对于做学问出奇一致的看法,对于年轻人求学,自然更有说服力。
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伤仲永》或者《为学》时,可以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从阅读上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课文主旨,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创作上打开思路、从不同视角进行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