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识无垢更健康(3)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们对于佛教中诸如此类无“我相”或无”人相”的理念有普遍的误解。人们以为:当自己遇到一个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可以进入某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虚空。在虚空中,万物都被视为虚幻的,非真实存在的,然后问题和困难就会消失,或者你不必执着于这个问题和困难。持有这种误解的人会说,如果你与那个曾向你发火的人相处不愉快,你可以假装那人不存在,或拒绝思考这个问题,那么你就不会再有任何问题。这些人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无我”,即佛佗在《金刚经》中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含义。

        上述的认知完全不是佛陀的本意,同时也无法帮助你解决工作中所生起的负面情绪。想象那些负面情绪不存在,或以某种方式让自己并非真实体验那些负面情绪,或许可以某种方式让自己不执着于负面情绪——这些都没用!当你坐在牙医的手术椅上接受根管治疗的时候,牙医手上的电钻不小心碰到了一条神经(或你被四肢大张地绑在地上,某人正慢慢地切下你的手指、脚趾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时你只是想像牙医不存在,或你自己不存在是没有用的——你还是会疼痛难忍。你不妨试试看。这并非佛陀的真义。

      关于“没有概念”(无想)这一部分也很容易被误解。人们读了类似的文句之后会认为佛教徒解决困境的方法就是坐着,试着不去想任何事情:试图清空心中所有的念头,或静观念头的升起,而不理会它或不与它产生连接。这也不是佛陀的本意;下一次,当牙医拿着电钻钻你的牙齿的时候,你也可以试一试。你将发现,这种认知根本无法止住疼痛。那么佛陀的真义到底是什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虾问教授对爱怎么看的时候,教授说了一句一语中的的话,爱都可以做了,谁还去谈啊。荧幕上没有标点符号,或许是我没有注...
    陈贰九阅读 6,942评论 10 7
  •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
    木星的月亮阅读 2,361评论 0 0
  • 人们总是认为,这个世界上肯定住着另一个我,做着我不敢做的事情,过着我想要过的生活。 《蓝另一种蓝》这...
    灵芝的简书阅读 5,929评论 1 1
  • 前言: 作为刚刚走出大学走进职场的人,听到过不计其数的人说迷茫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嘴上喊着迷茫,然后.....该玩游...
    朔马渔阳1阅读 4,940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