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说是》中还有一节:对其他人说“是”,颇受启发。
想想,你花掉了多少时间努力去改变别人?换回来的却只有失望与难过。
因为没有人改变过,没有一个人如你期待地被改变。
你越尝试去改变别人,别人会越加反抗你。
问问自己,改变他人,真的是你的责任吗?
你有很充足的理由,你说是为了他好。你凭什么去评判他人?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吗?你很完美是不是?
为什么你要坚持去改变别人?
在合理化的理由背后,你有一个受伤的自我正对着别人说:“你无视我,不尊重我,也不喜欢我,你不爱我,也不接受我。”
当我们情绪性地对某人作出一个强烈的批评,那是因为这个人如一面镜子把一些我们不接受、不喜欢和不会自己去做的事反映出来了。
假如你对自己坦诚,你就会发现,隐藏在我们和别人冲突背后的一个这样的你:感受不到爱、不被欣赏和不被接受的我。
觉察,就是解决所有冲突的妙方灵药。
首先来一个深呼吸,承认你产生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头脑总是热衷于批评、指责和抱怨。但你内在的体验是喜爱美好、积极,它平静而且满足。
要给自己更多的尊重和欣赏作为开始。因为,如果你真正欣赏和接受你自己,别人对你的反应还可能影响你吗?你还需要用别人对你的顺应来肯定你自己吗?
当你觉察到你的反应,停止这种自我斗争,回到自我,与自我恢复联系。
接下来,取代暴力、埋怨和惩罚他人,你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深入体察对方,体会他们的需要,他们渴望被接受的心情与你是一样的。是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经历构成了他人?
把自己渴望被接受和伤痛联结,进而联结上别人的伤痛和渴望被接受。
这时一条道路被开辟,这个大道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各个不同本质的个体,让彼此能够融洽地互动沟通。
对他人说“是”,这并不是顺从,也不是拒绝,“是”也不是无奈地放弃,而是“接受”,是停止对抗。
接受的意思,你要有选择。而如何选择过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责任,不是别人。尝试去改为别人或成为别人都是没用的,我们只能成为我们自己。
记住:
出现了痛苦,是要让你停下来,只需不断地回归自我,保持定力,莫忘初心!
你才是你自己一直要等待的那个人!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
相遇或者离开,
爱或者怨恨,
都只是,遇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