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嫣
利州王某,有一女,名嫣,自幼聪颖好学,及稍长,仙姿绰约,转眄流精,楚楚动人。里人甚怜爱之。及入学,诗词曲赋,寓目则诵。夫子亦甚爱之。明年,余始入学,闻嫣之名,幸得一见,遂因同校而有荣焉。
后数年,嫣将卒业。忽一日,得疾,卧床不起,王氏夫妻忧之,亟请里中巫医以诊之。巫自言有异术,常烧黄符化水以为灵药,使女饮之。然未见起色。其父再请,巫复以符水饮之。居无何,女体渐弱,曾不能进水米。又数日,竟卒于家,时年方十二,众人皆叹惋久之。后裹以篾席,葬于松岗。后七日,有客夜过松岗者,尝闻有啼泣之声,颇类嫣生前。余年幼,闻之惊骇,虽心生怵惕,亦哀其夭矣。
期月。某夜,王妻方寝。忽闻清风敲窗,继而幽月入户。又见人影恍惚,王妻起视之,乃亡女嫣也。母大惊,稍定,闻女泣曰:“自月前一别,甚念,母体得无恙乎?儿今居陋室,不蔽风日,母可为儿置一褥乎?”言毕,倏忽不见。母自念此事甚奇。翌日,遂往松岗视嫣墓,见有一缝,寒风以此入内。母乃悟前夜亡女之所语也。
野语有之曰:“人鬼殊途,不可交通也。”今观王嫣之事,竟反是,其可怪也欤?或曰:“夫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也,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情之至者也。”夫如是,王氏母女之情,可谓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