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二)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就去皇家植物园。

它紧邻悉尼歌剧院和悉尼中心商务区,里面有一个观景台,是眺望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的绝佳的位置。只见悉尼市中心的高楼近在咫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悉尼塔高高地矗立着,傲视群雄,海水清澈无比,海天一色无纤尘。再往另一边看,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又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一面巨大的石椅出现在眼前,说是椅子,其实是在一块巨石上,开凿出了几个台阶,像一把巨大的椅子。后背上还写满了英文,是为纪念麦考利夫人而开凿的,当地人把它叫做麦考利夫人的椅子。这把椅子记载了一段难忘的历史,一个动人的故事。

      澳大利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派总督来管理澳大利亚的政务,麦考利就是十七世纪英国派往悉尼的第四任总督,任职期间,在麦考利夫人的陪伴下,政绩卓著,麦考利先生每天公务繁忙,麦考利夫人就每天到这里来画悉尼海港的景色。麦考利总督每五年要回英国汇报一次澳洲的情况,由于路途遥远,往返一次需要28个月。每次麦考利总督回英国述职,孤独的麦考利夫人就经常来到这里,面对无边的大海,翘首盼望,等待船队的归航。等待的时间,把时光变老,把思念拉长,让爱情永恒。“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种感情,不分国籍,不论人种,都一样。悉尼人为了纪念麦考利夫人,工匠们在海角的岩石上雕刻了这把巨大的座椅,并刻上纪念文字。多么动人的故事啊!当地人把这块石头叫做“望夫石”,后来不知怎么演绎成了“旺夫石”。似乎坐上这把石椅就能旺夫,所以到这里旅游的女人们都要坐一坐,期待着能旺夫。而很少见到男人坐在上面。

参观完了麦考利夫人的椅子,我们继续徜徉在植物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吹着温柔的海风,欣赏着这南半球绝美的景色,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麦考利夫人的椅子附近就是新南威尔士美术馆。美术馆是一座黄色建筑。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是悉尼最重要的美术馆,在澳大利亚德美术馆中规模排名第四。美术馆免费开放,陈列澳大利亚、亚洲和欧洲的艺术品。

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并不高,地上一层,是仿古典的建筑,另外4层则在地下。美术馆外墙全部由浅桔黄色石材装饰,入口处有个突出的柱廊,颇具古罗马神庙的遗韵,外立面贯通上下柱间的是狭长的方窗,窗框与窗楣处都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做法。入口内是一处玄关式的小展室,中间穹隆圆顶,两旁半圆形,通过这个展室进入美术馆的正厅。与室外的古典建筑做法不同,美术馆地面是浅色大理石,偌大的展厅内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粉白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画作,天顶上的射灯发出一束束柔和的光,为画作提供适合的照明。由于美术馆与皇家植物园毗邻,建筑师在有些展厅的转角处开窗,形状瘦直的玻璃削弱了室内大块的实体,增加了虚实的变化,又引入自然光使室内外空间交互,在饱览艺术品之余还得以观赏室外的自然美景,真是一举两得。

由于艺术馆有两层展室处于地下,从外观看整体建筑不很高大,但雕刻精美的外部结构以及围绕整个建筑物的华丽石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时光停在你眼里,初见倾心,再见如故。

圣玛丽大教堂位于海德公园的对面。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外观气势雄伟恢宏,内部庄严肃穆。是悉尼人的精神家园。

    所以教堂里非常安静,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祈祷、想心事,净化心灵。

圣玛丽大教堂紧挨着海德公园。

      悉尼海德公园位于悉尼市中心的东侧。虽然不大,但位置绝佳,周边环境秀美,四周有庄严肃穆的圣玛丽大教堂、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有南半球最高的塔——悉尼塔、有悉尼的商务中心等,既古典又现代。

    公园呈长方形,面积不算大,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都能一目了然。公园有三大主题区域:巨大的喷水池、大片的草坪和百年以上的参天大树区。

      我们先来到喷水池所在地。喷水池的设计别具匠心,由一组青铜雕塑组成,中间站得高高的是一位手拿古琴的少年,英姿飒爽,精神抖擞地立在抛物线状的水柱中间。他的后面有扇型的喷水,水池里还有小乌龟、人兽组合等几组铜雕,栩栩如生。喷水池里喷出的水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游人纷纷驻足拍照。

      接着我们又来到大片的草坪区,只见绿草如茵,草坪修剪得非常整齐,太阳一照,葱茏一片,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草坪中间还夹杂着各色鲜花,姹紫嫣红,娇艳欲滴。肤色各异的人们或坐或卧,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闻着花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希望时光就这样停住。

      继续往前走,有一片参天大树组成的区域,这些树木有的已有百年以上,粗壮的枝干诉说着无声的历史、繁茂的树叶遮天蔽日,一条宽阔的大路穿过树丛,路两边有座椅,人们走累了,坐在上面休息。各种肤色的人徜徉其中,尽显国际大都市的风采。

      公园不大,一会儿就能转完一圈,但我们迷醉在这里,不想离开。

      就这样,海德公园就成为了我记忆中的惊鸿一瞥。

我们又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悉尼歌剧院。中国人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那迷人的风采让无数人魂牵梦绕。

      悉尼是一个港湾城市,城中有水,水中有城。有“大威尼斯湾”和“南太平洋的珍珠”之称。水面清澈、水域幽深,可停万吨巨轮。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悉尼歌剧院就坐落在悉尼港湾内,三面临水,环境开阔,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悉尼人的骄傲。是悉尼的三大地标之一。

      我们到达时是下午两点左右,太阳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水面上还停着一艘巨轮,更增添了它的魅力。从远处看,悉尼歌剧院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带着所有人的音乐梦想,驶向蔚蓝的海洋。从近处看,它就像一个陈列着贝壳的大舞台,贝壳也争先恐后地向着太阳立正看齐。

      我们先来到歌剧院门前97米高的台阶上,迫不急待地先去近距离地观察一下它的外观。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为了避免光污染,白色的壳片用的是哑光色,不反光、不刺眼。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既美丽又壮观。

      悉尼歌剧院的美不仅在于它自身的魅力,更在于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悉尼歌剧院。我们边感叹,边拍照。看完了外观,我们想绕歌剧院一周,于是先来到门前开阔的广场上,在这里欣赏歌剧院的风采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因为距离产生美,恰到好处的距离既能一览无余地欣赏全貌,又避免了距离太近带来的视觉局限,人们争相把这美景收入镜头。短暂的游览带给我是永恒的回忆。

      继续往前走,来到岸边,只见一艘巨轮停在那里,水面清澈,蓝天白云下,一面是岸上的高楼大厦,一面是水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一面肤色各异的游人,一幅和谐自然的优美画面。再往前走,到了歌剧院靠海的一侧,更是一派迷人的景象,只见无数美丽的鸽子正在和游人嬉戏。时而停在路面上,时而飞向天空,时而停在游人的肩膀上,像是在和游人捉迷藏,有趣极了。岸边还有咖啡厅、冷饮店等,有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人们坐在这里享受浪漫时光。如果想靠海近一点,岸边还有一圈石椅,你可以近距离地观赏海鸥飞翔、浪花拍岸、百舸争流的场面,真是“浪花有意千里雪”,行人无言满面春。

      再往前走,更壮观的场面出现了,只见海天之间,一桥飞架南北,似彩虹高挂,长虹卧波,美轮美奂,这便是悉尼的又一地标——港湾大桥。港湾大桥和悉尼歌剧院遥相呼应,是力与美、刚与柔的完美组合,它们隔海相望,日夜相守,给美丽的悉尼更增添了无尽的风采。

      走到最后面,人少了许多,更方便我们观景、拍照,仿佛我就是这里的主人,尽情享受悉尼给我带来的视觉震撼。本想绕歌剧院一周,可有一段转不过去,我们只好顺原路折返,再一次领略海边的美景。

      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最美不过夕阳红,这种美没有伤感,只有惊艳。真是“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夕阳染红了大海,“半江瑟瑟半江红”,波光粼粼,叠翠流金,夕阳染醉了悉尼歌剧院,此时歌剧院上面的白色瓷片泛着迷人的光泽。像一位羞涩的少女,散发着别样的魅力。夕阳也染醉了游人的心。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此美景,情侣们更不会错过,年轻的情侣们手拉手、肩并肩、窃窃私语,闲庭信步,你侬我侬,浪漫多情。此情此景也感染了上了年纪的夫妻,他们或许想起了年轻时代的某个场景、或许产生了携手走过半生的感慨,深情对望,此时无声胜有声。夫妻相伴,走过多少风雨,走过多少春秋冬夏,能够一起携手看世界,欣赏最美的夕阳,温馨又从容。其中的滋味妙不可言。

接着去游船上吃晚餐,晚餐后要坐游船夜游悉尼港。

      悉尼港,又称杰克逊港,它东临太平洋,西面20公里为巴拉玛特河,南北两面是悉尼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因此,有人称悉尼港是城中港。无疑,欣赏悉尼的最佳视点之一是乘游船在悉尼港的碧水中眺望两岸美景。

      晚餐游船是我们提前预定好的,是正宗的三道式:分餐前菜、主菜和甜品。色香味俱全。一边饱览船外美景,一边品尝美食,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吃完晚餐,我们纷纷来到船顶,这里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一到船顶,我们就被惊艳到了,只见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泛着金光,岸边的建筑鳞次栉比。灯光乍起,如群星灿烂。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都近在咫尺,但跟下午在岸边看到的景象有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悉尼歌剧院伫立在岸边,如同一位俏佳人在翘首以盼她心爱的人。真是澳洲有佳景,“遗世而独立”,充满了柔情蜜意。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白色贝壳的尖屋顶上,如梦似幻。不时地有游船经过,大家互相致意,大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相会在这里,尽情狂欢。移步易景,轮船继续前行,彩虹似的海港大桥呈现在眼前,如长虹卧波。西边的天空又出现了火烧云,金黄色、粉色、天蓝色等几种颜色交织在一起,五彩缤纷,美轮美奂,像天然的调色盘,散发着迷人的光彩。火烧云倒映在水面上,泛着金黄色和红色交织的光芒,波光粼粼,金光灿灿。天边的云,金黄色的水面、壮观的海港大桥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一日之内,一海之间而景色不同。大自然的妙手绘出了一幅壮美的画卷。船上的人目不暇接,惊呼不断,手中的相机没有片刻停歇。仿佛怕一转身这景色就会消失一样。游船行驶到海港大桥下面时,人群沸腾了,欢呼声、口哨声响成一片。真是一船明月一船风,诗情画意人人颂。这短暂的一瞬惊艳了大家,美丽了今后的岁月。

      游船从海港大桥下穿过后,更美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壮观的海港大桥和秀美的悉尼歌剧院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一个柔美,一个挺拔,一个脉脉含情,一个深情对望。是刚与柔的完美组合、力与美的最佳搭档。它们像一对情侣相互依偎,相互陪伴,日日夜夜诉说着不变的柔情。夕阳的颜色渐渐变深,夜色渐浓,岸边高楼大厦的灯亮了起来。灯光泛在水面上,照亮了水面,也照亮了每个游人的心。眺望渐行渐远的海港大桥,桥面上形成了一条迷人的光线,像鹊桥把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港岸边的建筑连接起来。桥上的拱形部分像无数珍珠宝石点缀在天地之间。月色朦胧,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

      我们意犹未尽,尽管大家都很疲劳,但我们迷醉在这里,拍了好多照片,让这美好的瞬间变成了永恒。

一边是壮观的大海,水面波光粼粼,岸边灯光闪烁,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泛着迷人的光泽。这时的悉尼歌剧院像个睡美人静静地卧在水面上,既优雅,又脱俗。一天之中,它为我们奉献了不同时段的美。此时的海港大桥就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与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此时的悉尼歌剧院像一个大家闺秀,优雅地端坐在海港大桥的边上,海港大桥气势磅礴,极具阳刚之美,它们依偎在一起,像在深情对视,又像在窃窃私语。好一幅秀美柔情的画面。光影,是无声的语言,光色,是城市的灵魂。我不说话,我就静静地看着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