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新零售,把握机会的时代

既然是社交电商,那么肯定是社交+电商,这和淘宝、京东不一样,它们是电商+社交。二者的先后顺序不同。

从汉语的定义来看社交电商就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以达到某种交易目的。这里有两个东西很重要,一是工具,二是信息。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人。

社交电商就是解决这三者的关系的,运用什么样的工具,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把它推销给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国内社交电商四大商业模式解析:

一.按照兴趣分类:第三方社交电商打造基于兴趣的社群。按兴趣分类的第三方社交电商迅速崛起。蘑菇街等电商独特的达人模式和社群模式,对用户吸引力很强,平台的当天用户转化率能够达到1~2%,远超传统电商。依托其超高的转化率,商家对于社交电商的流量格外重视,收入已达一定规模。

二.按关系分类:买家和店家因为固有的社交联系(微信、微博)产生社交流量,再衍生出电商需求,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叫微商。

三.微商背靠主流社交平台将获得快速发展。微商分为微信和微博两个阵营,其中微博阵营的推广方式主要为大V与达人推荐,微信则包括公众平台微商(主要通过微信订阅号、服务号传递营销信息)、个体微商(代购为主,以朋友圈为主要推广渠道)、社群微商(以兴趣为纽带,微信群为主要推广渠道)和平台微商(大平台对个人微商进行统一管理,提供支持,渠道仍然为朋友圈和转发微信群)

四.围绕产品的社交电商:兴趣社交的用户只是围绕兴趣所以变现很难,但是当所有用户围绕的是某个产品,那就会爆发出极大的力量,而这样的模式才是最为值得投资的。

五.红人电商:红人就是媒体,红人们必须持续输出新内容,用户是来看你输出的内容的,不是来买你产品的。而这一模式也决定了红人无法利用自身影响力来建立垂直电商,红人只可能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商家做广告代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社交电商平台的模式决定了它们天生就是流量磁铁,在社交平台卖货,低廉的商品价格,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朋友圈等体系实现裂变式传播,以非常低的成本代价取得了海量的用户流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