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秋月||八月十八看海宁潮

一篇观潮的小学课文,点燃了中国人的观潮激情。观潮成了休闲、旅游、解压的一种时尚。也曾经从电视或多种媒体看过波涛汹涌的钱江潮,甚至也在旅游途中见识过九溪的大潮,但终因没能在最佳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和最佳的地点,海宁盐官观潮而稍有遗憾。今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恰好在国庆长假里,所以才九月初的时候,一看到俱乐部的观潮帖子,就早早的报了名。

2020.10.4农历八月十八,秋风送爽,虽然偶尔飘落毛毛细雨,丝毫不能阻挡随龙龙俱乐部30多位驴友观潮的决心,7点30分准时集合出发。

十点我们到达海宁盐官镇的观潮胜地公园。应该是下午的潮讯,心急的游客都早早到来,公园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走进公园,被三座并排的像是汉白玉栏杆的桥梁的恢宏,大气,高贵镇住了,两侧的护桥,显示出中间主桥的非凡地位。这气势似乎只有皇宫才有啊。原来这里就是白石桥和白石台广场,古时这里是祭祀潮神的场所,现在则多用于大型文化活动,每年的观潮节开幕式也在这里举行。

乾隆帝曾在此留下御诗:

镇海塔旁白石台,

观潮端不负斯来。

塔山潮信须臾至,

罗刹江流为倒回。

再向南便是1500多米长,清朝时代修建的鱼鳞石塘。沿石塘向东看去便是大海,向西看去便是钱塘江,在这里看海看江两相宜,实在是很难得。石塘内侧有不少历代文人骚客,帝皇将相观海潮时留下的碑刻、诗文和后人为纪念他们而修建的亭台楼阁。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观潮诗碑亭在占螯塔的左侧。碑上刻有毛主席1957年来此观潮后作的七绝《观潮》手迹: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不到一点的时候,石塘最东面的寺庙里传来了撞钟声,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们,这是迎潮的钟声。

果然未见潮影,先闻潮声,江面仍是风平浪静,耳边已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响声越来越大,到后来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向我们靠近,越来越近了,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如白虹横江,推卷而来。很快涌潮长驱直入来到脚下,犹如万马奔腾、雷霆万钧……

潮水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似的,也不知道和我们打个招呼,就逆流而上,半小时后到达下一个观潮景点老盐仓。俱乐部在老盐仓的驴友告诉我,老盐仓的河道上,出于围垦和保护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条长达660米的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被反射折回,在那里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形成回头潮。而冲击石坝的一刹那间,涌起的浪头有十米多高,真是天下奇观。

只可惜我们在盐官的一伙人,没有机会看到这壮观的景象,只能期待下一次了。

编者后话:欢迎有空来看看驴友

用双脚丈量山河

用汗水润饰文字

用心灵迸发诗歌

用游记呼唤运动

的游记。我写所有文章初心只有一个:分享户外活动的快乐,分享户外活动的美丽,分享户外活动的正能量。如果你看了,开始运动起来了,那怕只是一次散步,都让我觉得有成就感。如果你能宣传助力,万分感谢。

谢谢您有耐心看完拙作,诚邀您留下宝贵的点评、建议。一句话、一个词、一个问候乃至于一个表情都视作是您的关爱和鼓励,将激励自己努力地写好以后的每一篇游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