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真好。
剪了头发,洗了澡,泡了一杯咖啡,在客厅晒着太阳吹着微风打字。
买了新的键盘,以为是机械键盘,但没想到打起来很轻柔。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本想退货,但打了一会儿字以后竟然觉得也还好。因为正好可以放在笔记本上,而且颜值也很小清新,就决定还是留下。
今天是清明节。
我正式开始祭拜祖先,是爷爷离世以后很多年的某一个清明,家人带我去爷爷的墓碑前。送上鲜花,给爷爷烧纸。
对死亡还是那么的没有概念,一直到外公的离开。
七年了,外公走了七年了。
和外公的感情更深,因为小时候有许多他陪伴的记忆。给我买零食,背着我畅童谣。说真的,我至今都还记得他每天晚上都会小酌两杯白酒,我给他倒酒,他抿一口,然后吃着外婆炸的酥脆的花生米。那个画面很清晰,现在想想,那个画面,叫幸福。
我在2012年回国,外公那个时候已经呼吸不太顺畅了,需要依靠呼吸机。当时从没想过,有时候离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在2013年的初春,他走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亲人的遗体。
家人说不能流眼泪,我过去抱了抱他,强忍住眼泪,因为据说如果我的眼泪滴落在他身上,他走的时候就会很痛,很不舍。我不忍心让外公经历这样的痛。
他平静的在床上,我们一家人在厅里很悲伤。外婆很镇定,告诉我们说,她和外公约好了,不要墓地,想一起合葬在一颗树下。她说,这个叫植物葬。
听起来可真浪漫。可是,这是一个多么忧伤的浪漫。
外公的离世让我对死亡有了很多深刻的思考。我想,死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终点呢?都说人死以后会去天堂,那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是不太相信什么阴曹地府孟婆汤的。我不敢想象我认识的知道的人,还有未来的我自己,会去到一个听起来就黑漆漆的地方。
因为感受过了死亡的重量,格外珍惜和老人的相处。奶奶没有走之前,我每次回上海的时候,住在奶奶家旁边的屋子里,每天出门前,都会去看看她,和她说说话。她早已经不是我小时候那般精神,总能变出一桌子美味。她喜欢抽烟,打麻将。喜欢看着晚辈的我们吃饭,只要我们爱吃的菜,她就都不会再去夹,就闷闷的自己大口吃着米饭。老人爱小孩的方式,真朴实啊。
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了信仰,开始渐渐懂得和接受死亡。因为信仰给我的解答逐步说服着我。我不那么害怕,也开始释然爷爷和外公已经远去的事实。
我在奶奶离世前,和她有过一次很深入的谈话。那大概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她不再把我当成一个小孩,而我也第一次,告诉她,我爱她。她哭了,像个小孩一样。
具体的谈话内容我不是太记得,我只知道,在爷爷走了以后的那些岁月里,她一个人也许承担了许多。笑容也不那么多,对生活的期盼也越发变得少。
奶奶在2017年年底去了天家。
当时我刚从伦敦飞到上海,手机开机的时候收到一条简讯,是爸爸的飞机在当天下午抵达上海。我预感到有些什么发生了,立刻发微信问妈妈发生了什么。妈妈告诉我说,奶奶走了。
我本以为,我已经可以从容面对了,可真实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还是哭了。
我觉得对奶奶,没有遗憾。可还是那么疼。
人的一生,其实真的太短。
今天,这个清明节,全中国人民一起哀悼抗击新冠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我通过回忆外公和奶奶的离世,来想象那些,在这次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人们的心情。留下的人未必是快乐的,可是我们必须快乐。因为人生的难,在于明知道有太多的痛苦,却依然愿意选择笑着面对。这也是故人对我们最大的祝福吧。愿我们能代替他们,继续延续对这个世界的爱。对吗。
最后,分享一首很喜欢的音乐,来自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献给每一个依然有幸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让我们珍重生命的短暂。
也愿家国永安,各位,平安。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
岁月在你我呼吸间流浪
当终点抵达
那些想望休息了吗
身心在日出日落间耗转
当无常宣判
你的心回家了吗
周遭一幕幕演出
不存在的陌生
寻寻觅觅哟
断线珍珠怎么接
失落的音符怎么唱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
你将如何度过今天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
你将如何度过今天
我用温暖
守护生命
让浪花留了痕
我用觉照
守护健康
让转轮点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