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当一所名校不能说清楚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用什么来促进学生成长和变化的时候,其他学校会不会认为这所名校只是占了一个好的教育口岸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有机会招收到学习基础更好的学生。学校的产品是什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如何对教师的劳动和学校的产品进行评价?
以前我们一直是为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因素,比如教师经验,课本质量,班级规模,硬件设施等,恰恰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关系,学生的成功75%来源于其社会经济家庭文化背景,而这些因素不是我们教师能控制得了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和学生的成绩看作产品,因为我们学生会不同程度的接受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的影响,但走出学校的他们,终究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的结果,可以说是教育帮助了他们,而不是教育塑造了他们教育不是提供了人才,而是为人才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支持教育的生产性体现在创造这样的生长环境和教育的生产性体现在创造这样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应试教育就是以社会期望的型号对学生进行塑造,这样学校成了工厂,学生成了被加工的物件,再比如升学率的炒作,升学状元的炒作,成名学生的炒作,学生实际上成了代表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产品。
当学校管理者把关注产品的目光锁定在学生身上的时候,学生的质量成了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很容易导致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现实学校和教师是否影响学生发展的是如何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否人道?是否科学?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研究和关注,素质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中。管理的取向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取向和行为方式,当教师把全部力气用在加工和塑造学生的时候,加班加点难以杜绝,机械重复的训练难以避免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应试现象越来越触目惊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只能成为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