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一个灰霾的午后,我邻窗而坐,突然听到,对面高楼里传出一女人惨烈的呼救声及男人粗暴的呵斥打骂声,因为隔的远,又是方言,听不懂具体是为了什么,但可以确定是家暴。随着女人的嚎叫声不断地传出,楼下的邻居们开始涌动,没过多久,不经意地向外一瞥,只见有辆警车泊在其楼下⋯⋯
家会伤人。
并且不只夫妻间会互相伤害,父母同子女间也存在着各种伤害,作者还在书中列举了很多近似魔鬼般的事实与现实,让人不战而栗。作者因职业使然,对那些很伤很暴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或爱情案例从社会角度、传统文化和心理等层面进行剖析,并总结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疗伤之法。作者的很多观点真可谓是石破天惊,令人醍醐灌顶。
爱是港湾。
记不清是谁说过,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想必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健康的家庭关系(即,夫妻关系是家庭的No.1)。因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拥有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否则,会引发诸多问题,大致是:糟糕的婆媳关系;严重的恋子情结,更甚者,家不像家、永无宁日。 幸福的家庭都应是充满爱、理解及相互间的尊重。这是因为,就算与我们再亲密的人,他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包括孩子(不论他们多幼小),都需要理解和尊重。
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深远的。健康的家庭宛如平地,孩子会长成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孩子易长成奇形怪状的树。海灵格如是说。
爱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前段时间流传某知名导演因不满两个儿子在温室里被溺爱而滋生的娇气,带着孩子们去新疆偏远乡下,进行另类的爱的教育,即挫折教育。此事真假难辨,但却真真切切影响了一大批都市父母。其实只要理性思考一下,这是不可取的。与其溺爱后,再进行挫折教育,不如平时不要溺爱而是给孩子以真爱(也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不存在过度一说,而溺爱不同,不仅是过度的宠爱,最终还会导致孩子被剥夺受挫折的权利,而害了孩子。家长们在忍不住溺爱孩子时,不妨设想下,一个16月大的孩子因勇敢探索而摔一跤哇哇大哭的痛与一个26岁的孩子因找工作交朋友和谈恋爱时遭遇挫折的痛苦,孰轻孰重?所以不应溺爱孩子,而是让孩子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磨练,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分离也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一步步与原生家庭分离,逐渐走向成熟,并最终组成了新生家庭。在人的成长中,分离与爱同等重要,共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他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并成为他自己。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它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教育更是个永恒的话题。很认同这句话,父母只需给予孩子爱和自由,至于孩子用什么方式来探索世界,是孩子自己的事,无需批判和干预。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所以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那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人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并且在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就会不断将这个模式呈现在成人后的现实世界中 。而心理学上的人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即人格),就是我们通俗讲的"性格"。可见性格形成于童年。恰巧,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西方的弗洛伊德也说: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基本塑造成型,情感基础也在童年形成。可见,东西方都有这种童年决定论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不绝对。这一说法的科学之处,道理如同"性格决定命远"。不绝对之处在于,幸运的人在童年所遭遇的不幸和痛苦是可以通过恋爱、婚姻、心理医生及"认识你自己"来治疗治愈。
读完此书,感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不重夫妻关系;重孝道,不重个人的真实感受;重"好孩子",不重孩子的独立。作者用大量事例,证实了这些传统文化不良倾向的弊端。还有,中国的教育模式(包括家庭教育)喜欢使用奖罚手段,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老师或家长的意志成长变化,依照摩门教的传说,这就是在行实撒旦之事。
面对文化与教育大环境的现实,凭我们个人的力量自然是无力扭转。并且,这世间,改变自身以外的人或事永远是最难的,唯有改变自己。相信此书会为一个个母亲、家庭带来些许改变与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