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清明节,是我第二次独自一人开长途车,带着小孩回老家。
1
而第一次,则是在三年半前,在外婆弥留之际,马上带着父母和女儿,自己开了六个小时的长途车赶回老家,见外婆最后一面。
这几年的清明节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时间回老家拜祭外婆。所以这一次内心有种隐隐的执着和坚持:即使先生有事不能同行而我要独自一人带着4岁多的女儿开六个小时的车,也必须要回一趟老家,好好拜祭外婆。
跟女儿解释清明节,告诉她:我们要回去看太外婆,她已经去世了。
女儿天真地问:那么她是去了太空吗?
我说:是的,她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见不到了,但是可以去想念她。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乖乖地独自坐在车后座椅上,陪伴我驾车一路疾驰回老家。
2
转眼间,外婆去世已经三年多,对于她的记忆,音容笑貌,依然能够清楚地记得。以前,每当我去探望她的时候,她会很开心的抱着我说“我的乖孙女”,然后做一大桌好吃的东西招呼我多吃点,总怕我饿着。
长大后,离家读书,异地工作、结婚、生子,过自己的人生,能回一次老家的机会越来越少,跟外婆见面也越来越少,但是那种亲人间发自内心的相亲相爱感觉并不会减淡。直至亲眼看她永远合上双眼,才真切感受到她的离去,从此阴阳两隔。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走去,就是死亡。如何面对死亡看待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人生话题。
小时候不懂事又胆小,总是很畏惧死亡,对死人有种恐惧感。长大以后,才渐渐明白,其实死亡并没有那么恐怖。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协奏曲。
我们惧怕死亡,也许是因为,活着的时候,并不满意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还有许多的遗憾,还有许多的追求和梦想没有实现,还有许多的风景没有看遍,所以会惧怕死亡。
死亡这一关,没有人可以跨过去,但是能够很好的去面对它的解决方法,就是——过好这一生,活在当下。
3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曾经说过,每个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肉体的死亡,第二次,是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纪念他,惦记他,灵魂就会消散,这是第二次死亡,也是真正的死亡。
自己曾经对于老人家催促生孩子、传宗接代的思想有种抗拒和鄙夷,总觉得是一种老一辈的封建思想,无法理解。
然而到如今,已经能深切理解。或者对于我自己来说,生孩子并不是为了“养儿防老”,而是希望在自己将来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还有子孙后代能够知道我是谁,能够想起我,记挂我。
当然,“死去元知万事空”,人死以后又怎么会知道人世间的事情呢?所以,所谓的记挂,也是为了抚慰活着的人吧。
4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写过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他以囚徒的身份,经历了二战时期残酷的集中营里的种种磨难和生离死别以后幸存下来,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并研究出一套心理学的“意义疗法”,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如何面对生与死的难题。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患者”,对“生命的意义”存在模糊的认知,因此有人游戏人间,有人醉生梦死,有人怨天由命,有人轻易终结生命……
翻阅这本书时,我也在问自己:这一辈子,从呱呱坠地到暮色残年这短短数十年,怎样才能过好,过得有意义,而不留遗憾?
每个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意义各有不同。在电影《无问东西》里,为了打消沈光耀满腔热血欲参军报效祖国的念头,沈母痛哭流涕地说道:“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就连命都没了……”然而沈光耀仍是偷偷投身军队,最后以身殉国。
也许正是因为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死亡的含义,才愿意以自己短暂而宝贵的生命去直面死亡,完成其人生的使命,为人世间留下如烟火般一刹那的灿烂。
5
只有曾经见识过死亡,面对过死亡,才能够明白活着的宝贵,生命的宝贵,才能够知道,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怎么去做,才能过好这一生。
如果这一生,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有意义,非常的美好,没有错过不该错过的人,没有错过该做的事情,那么到了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和恐惧。
生命的长度无法决定,我们唯有好好把握它的深度和宽度。
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好好过好这一生,是我们最后交给死神的满分人生考卷。
每年的清明节,让我们好好地怀念先人吧,然后告诉在天堂的另一边的他们:
我,在人世间,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