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想要蜕变,必须规避这个误区...

来自:快乐学习一起成长

-1-

我记得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世界观不断崩塌重建的过程。

 当我们刚刚出生以婴儿状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对世界的最初认识便来源于动作,婴儿先天具有一系列动作反应模式,最初的认识活动就是这些动作与感知觉的结合。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世界上的主宰就是自己,饿了哭一哭便可以进食,不高兴了哭一哭,妈妈便来哄我们。

◆ 当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的感知系统逐渐转向成熟,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上的主宰并不是我们自身——而还有一些其他人的因素,所以我们就会耍一些小心思,对我们好的人我们便对她笑,自己不喜欢的人我们便哭。

 然后我们慢慢的成长到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可以有选择性的去进行表达,或者撒谎。

再到成年的时候,一切又变得不同了,因为在大人的世界里面,事情只有利弊,并无对错。

由此看来,我们每个人走向成熟都需要一步步的去通过感知系统去认识世界,而不断的刷新自己的世界观,以便调整到最适合的状态。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思考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强项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


-2-

但我们的感官系统真的准确么?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东西不能让我们所知,比如那句话,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那么我们唯有相信自己的判断,去思考这件事物到底是怎样的。

不过我们想象和现实一定又是两回事,当两者出现误差的时候,我们的感知便出现了错觉,也可以称为感知的一系列假象。

爱情上

我们自以为对方也喜欢自己,然后便对对方发起爱情的攻势,却无果而收场。

做人处事上

有些人自己一直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身边的人也一定对自己都是羡慕嫉妒的,但恰恰在他人眼中自己什么都不是。

赌场上

有些赌徒一直以为下一场可以赢一次大的,于是自己便不断的借钱,然后输钱,直到自己再没有经济支出能力

商业上

某些老板想着这样做规划一定可以把某地市场打开,然后赚个盆满锅满,但如意算盘打的好,现实却给了自己当头一棒

...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切都源于我们对世界错误的感知


-3-

那么小伙伴看到这里一定会说了,这些问题都是自己把一切想的太好。

如何可以做到居安思危,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

但如果没有冒险精神,人生又怎能有所收获?

虽然想象和现实有着很多误差,但太过于谨慎往往又会错过太多属于自己的机会。

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认知以免掉进坑中?

还是做事情的时候多与他人探讨设立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大家怎么看呢?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说不定有奖品奉送哦。


来自:快乐学习一起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